正文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助推企業科學發展(1 / 2)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助推企業科學發展

企業成長

作者:王宏廷

[摘要]結合企業文化的作用和公司近年來實現的跨越式發展,談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科學發展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發展,多元文化的形成,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企業而言,如何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基礎上,培育適應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和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推手。結合企業文化的五個作用(導向、激勵、約束、輻射功能及凝聚)和公司近年來實現的跨越式發展,淺談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一、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企業文化認同度較高的定義是“在一定的社會曆史條件下,企業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企業特色的文化觀念、文化形式和行為模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製度和組織機構。”它體現了企業及其成員的價值準則、經營哲學、精神道德、行為規範、共同的信念及凝聚力等。從根本上說,企業文化就是為了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對內形成凝聚力,對外形成競爭力,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企業文化來源於實踐又作用於實踐。建設企業文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企業文化的培育、形成到發揮作用,是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是企業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運輸公司發展曆史看,它發展的每個階段,都體現了一個公司特色的文化色彩:

(一)導向、激勵的精神文化,推動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企業文化的形成,是企業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的精神和物質的一種積累,它通過企業文化的導向和激勵功能的有效發揮,使其在員工中形成共識並上升為一種精神,而在這個精神的激勵下,推動企業發展。因此,它又是一個係統的實際運作過程。

麵對激烈競爭的運輸市場和沉重的企業負擔,生產經營形勢每況愈下。改革勢在必行。在總結經驗、積極探索的基礎上,運輸公司發動全體職工展開了曆時三年的“市場經濟大討論”。大討論以市場經濟為核心,以回顧曆史、正視現實為主線;以轉變觀念,統一思想,團結奮進,解決企業生存和發展問題為目的。經過三年的大討論,統一了思想,公司上下形成了合力,從深層次來理解,這不僅是企業在市場經濟考驗下的一種堅定的意誌和決心,也是運輸公司人對黨、對企業的一種情感和高度負責的一種態度,同時也是企業文化導向、激勵和凝聚作用的集中體現。

(二)發揮文化的約束力和輻射力度,促進企業迅速發展

秉承鞍鋼精神,敢為人先,不怕吃苦,連續奮戰,不斷進取,真誠服務用戶,創造鞍鋼生產工序間一個又一個裏程碑,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迅速發展。汽運的方便、快捷,加快了生產單位鋼坯庫存的周轉;提高了生產單位的生產能力,降低了生產單位廢品和能源消耗,產品質量大幅提高;解決了鞍鋼生產單位工序間因檢修或設備故障,而被迫檢修或停產等實際問題。

公司在不斷滿足鞍鋼工序間生產需要的過程,也是企業適應市場,實現快速成長的過程,是企業文化基礎上的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形成和延伸。可是麵對企業存在的問題和職工隊伍的總體素質,能否適應大噸位發展的需要,這又是擺在汽運人麵前的突出問題。針對企業麵臨的實際情況,汽運人苦練內功,以市場需要為目標,開始了轉變思想觀念、樹立保產意識、強化內部管理、轉變經營機製,實施企業內部的全麵改革。在強化教育,形成共識,樹立市場和保產意識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和開展六項工作:

1、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標,降低了人工成本,全員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

2、以建設節約型企業為目標,通過調整車輛噸位結構和加強管理降低燃油消耗;

3、以提高設備利用率為目標,通過生產作業方式和強化生產組織,降低設備的運行成本;

4、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為目標,通過提高操作、維護和管理水平,降低了設備的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