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煤礦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管理
企業成長
作者:伏新民
[摘要]隨著煤炭行業的迅速發展,煤礦安全生產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要話題,這樣一來給煤炭生產問題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煤礦機電設備安全已成為在現代煤礦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的推動著煤礦企業的技術應用發展。
[關鍵詞]煤礦機電 設備 安全運行
煤礦機電設備是實現煤礦開采一體化的重要設備,在為煤礦生產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引起了諸多安全隱患。在生產過程中機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會由於各種原因發生故障,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煤礦的正常生產運行。本文重點分析了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方麵的問題,旨在提高開采流程的安全性。
一、機電設備存在的隱患
自社會科學技術廣泛發展之後,煤礦開采業開始走自動化生產道路。機電設備是煤礦業一體化生產的前提條件,能夠降低人工操作遇到的諸多困難。但受到各方麵因素的影響,我國煤礦開采業在使用機電設備時還存在許多安全隱患,這些問題都是日常生產管理需要重視的機電管理職能部門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盡管各地方煤礦一般都設置了機電管理部門,但大多數礦井機電科都承擔兩種職能:一是機電管理,另一是機電生產。機電科管理人員的主要精力放在應付生產上,管理作用沒能充分發揮。一些地方煤礦的領導對機電管理重視不夠,大量壓縮機電人員,造成機電管理人員不足,機電專業組織未能健全,機電管理網絡經常中斷,機電職能管理作用淡化對機電標準化工作認識不足。機電標準化管理人員多為兼職,對電氣管理、電纜管理、小型電器管理、防爆檢查、設備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棄管理。部分機電職工標準化意識差,未能做到上標準崗,幹標準活,對固定設備和流動設備的管理未能按《國有重點煤礦生產礦井機電專業質量標準化標準》進行,機房硐室、機道、頭麵達標率低設備存在隱患較多。設備老、舊、雜、帶病運轉,安全設施、保護裝置不全,距《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差距較大。提升係統缺少緩衝裝置和托罐裝置,電控係統、製動係統保護不全。井筒裝備鏽蝕嚴重,未能定期防腐。有的礦井為了趕產,不能保證主副井 2h 的停產檢修時間,絞車的實際提升負荷超過設計提升能力。一些固定設備的電壓表、電流表、壓力表、真空表、安全閥未按規定定期校驗電氣設備失爆現象屢見不鮮。
機電技術力量薄弱,技術手段落後。一些地方煤礦技術人員嚴重不足,技術管理不能指導生產,以政帶技的現象時有發生。供電無設計或雖有設計但不規範,施工無措施或雖有措施但措施不具體,固定場所設備未能定期進行性能測試,井下供電三大保護未能按技術要求進行整定、測試、檢查,一些儀器儀表老化而且不全,測試手段和方法落後。
資金不足。地方煤礦受資金製約,普遍存在設備數量不足,備品備件數量有限的現象。由於地質條件比較複雜,資源有限,搬家挪麵頻繁,造成機電設備安裝、檢修、維護量增加,機電職工經常加班延點,而待遇相對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機電技術人員紛紛跳槽,機電安全生產處於被動狀態。
二、完善設備的操作環節
1. 前期準備
在煤礦機電設備使用前要做好多方麵的準備工作,這是確保設備安全運行的前提。準備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到達煤礦開采現場勘查、收集資料,然後根據資料信息來編製生產流程。對於機電設備操作可能出現的危險,製定生產方案時要提前設計應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