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重在“落地”
企業成長
作者:彎桂清
[摘要]企業文化不是口號,更不是擺設,我們決不能隻把企業文化喊在嘴上、印在書上、掛在牆上,而要讓企業文化真正融入到企業改革發展的方方麵麵;真正做到讓企業文化源於企業、發展於企業、服務於企業。
[關鍵詞]企業文化 融合 落地 提升
經過多年來的實踐和發展,許多單位企業文化建設雖然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注重形式忽視內涵的問題,不能真正將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融入員工人文素養的培育和提升過程之中。
“企業文化不是口號,更不是擺設,我們決不能隻把企業文化喊在嘴上、印在書上、掛在牆上,而要讓企業文化真正融入到企業改革發展的方方麵麵;真正做到讓企業文化源於企業、發展於企業、服務於企業”陝西煤業化工集團華煒董事長在集團企業文化建設推進會的這段講話,闡明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和目的就在於“落地”。
實現企業文化的“落地”需要解決兩個問題:首先是“落什麼”,即落地的內容,要弄清楚企業應該構建什麼樣的企業文化體係;另一點是“怎麼落”,即落地的方法,要想清楚企業文化如何轉化為行為。
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價值觀,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將企業核心價值觀通過有效的方法、手段,在企業乃至行業內推而廣之形成企業、行業凝聚力的活動。因此,在構建企業文化建設體係的過程中。首先要注重經營性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經營活動中,需要從外部企業購入原料、設備等,需要對市場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判斷、取舍,需要將產品出售及售後的服務。除此之外,也會對社會帶來種種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如資源保護、環境汙染等。企業隻有在實踐中處理好“企業自身利益與社會利益;市場有效需求和需求發展;企業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企業發展與員工收益”等問題,企業才能處理好經營過程中所麵臨的各種關係,才能獲得生存、發展和壯大。
其次是管理性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的發展,必須解決好企業管理中的各種關係,包括企業的責權利劃分、員工的激勵與約束、生產要素功能的發揮利用等等。企業隻有將“責任、權利和利益、管理製度與人本管理、員工自我約束和外在製度約束”等方麵有效結合;從員工行為規範的細則入手,將每一個崗位的行為規範都標準化、製度化、流程化、痕跡化,讓所有的員工有據可依,用看得見的製度來把企業文化的理念形象化、具體化,真正實現文化價值觀與管理製度的互動結合。
再就是體製性企業文化的建設。在我們傳統的國有企業中,官本位、平均主義和大鍋飯是其基本的體製性企業文化的特征;而在比較成功的國企、民營企業中,唯才是舉、良才而用、論功行賞是其基本的體製性企業文化的特征。因此,體製性企業文化必須通過“自我主體性與忠誠觀念、自我創新能力與協作性團隊精神、利益最大化目標與艱苦創業精神’等方麵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實現體製性企業文化的改進和提升,使之與現代企業科學發展的要求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