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0×CNaOH×60
L,在這個公式當中,V0表示的是在選取空白培養基作為對照滴定所用氫氧化鈉的體積數,CNaOH表示的是氫氧化鈉的濃度,60指的是醋酸的分子量,L表示的是樣品的體積。表示樣品進行發酵過程中所利用的氫氧化鈉的體積數。最後將產酸量比較高的菌株進行篩選出來,同時再進行第二次篩選。
4葡萄果醋發酵用醋酸菌鑒定分析
4.1首次鑒定
首先仔細觀察菌株接種的形態變化。在平板培養基裏進行接種的菌株,通過在32℃恒溫環境中進行培養兩天之後,利用革蘭氏染色法將獲得的單菌落進行染色,並經過鏡檢,認真觀察其染色的反應變化和形態的基本大小特點。其次進行生理生化實驗。進行實驗乙醇的過氧化和氧化。最後就是鑒定的一般措施。將待測菌株點種於鑒定培養基的平板當中,每六個菌株點種在一個平板上,培養環境中最低溫度是30℃,最高溫度是32℃,培養3~15天後,觀察菌體在3天、6天、12天及15天的時間段中的變化情況。若在菌落附近沒有透明圈產生,則未能將乙醇氧化,從而未能獲取乙酸的菌株。菌落附近有透明圈出現,則表明該菌株能氧化乙醇成乙酸。二醋酸菌的屬能需要加深氧化醋酸,讓醋酸鈣向碳酸鈣進行轉化,通過培養一定的時間之後,如果在菌落附近出現未透明的乳白色及伴有彩色光澤,這說明在液體基礎培養基裏存在乙醇氧化。此外,需要注意觀察其是否產生無菌膜。
4.2再次鑒定
菌株通過產酸性試驗及革蘭氏染色之後,並進行生理化試驗。其結果是由於在革蘭氏染色的過程中,若沒有控製好準確的時間,就會把革蘭氏陰性菌逐漸向革蘭氏陽性轉化,同時短暫的複染時間也會讓菌株的形態模糊,在顯微鏡下難以觀察分離的菌株在培養後是否伴有雜菌。但是經過在鑒定培養基平板接種並培養之後,發現有鈣圈出現在平板內,則表明陽性的乙酸氧化;然後再接著培養,若有乳白色出現在平板菌落附近,則表明是陽性乙酸氧化;在液體基礎培養基上產生菌膜,則表明該產生的菌膜試驗是陽性。通過鑒定結果可知,其分離出來的菌種均滿足醋酸菌獨有的生化特點。
5總結
總而言之,關於葡萄果醋發酵用醋酸菌的具體分離以及鑒定的分析研究,通過積極采用腐爛的葡萄皮及附近土壤作為主要的樣品,並利用各種試驗及鑒定方法,從而能夠快速獲得良好的醋酸菌。
參考文獻:
[1]席青,張德純,管曉冉.山西醋醅中醋酸菌的分離及初步鑒定[J].中國微生態學雜誌,2010,3(03):56-60.
[2]彭磊,司紅麗.酸奶中嗜熱鏈球菌初步分離與鑒定[J].現代農業科技, 2011,8(15):56-60.
[3]武運,周建中,李凱君,範菊香,董燕,李瑾瑜,楊海燕.葡萄果醋酒精發酵過程工藝的研究[J].中國釀造,2010,1(03):78-80.
[4]楊穎,劉欠欠,陸勝民,邢建榮,夏其樂.青梅果醋醋酸發酵菌種的篩選與鑒定[J].中國食品學報,2010,4(03):23-30.
[5]曾利平,王芳.優良果醋醋酸菌的選育[J].食品與發酵科技, 2010,6(04):89-90.
[6]程世春.柑桔果醋發酵用醋酸菌篩選及特性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10,8(0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