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險導向審計的發展及其對煙草內部審計的借鑒意義(1 / 2)

風險導向審計的發展及其對煙草內部審計的借鑒意義

理論研究

作者:劉曉東

[摘要]目前我國法律製度環境有待完善,風險意識還需進一步強化,責任主體也有待於進一步明確,在這種情況下,盲目地引入風險導向審計是不切合實際的。但我們必須看到,風險導向審計是將來內部審計發展的必然方向,對於煙草內部審計也有其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煙草行業 風險導向審計 借鑒意義

一、風險導向審計的發展過程

從審計模式的發展來看,出現過三種審計模式:(1)賬項基礎審計, 主要根據對賬簿記錄、原始憑證等會計核算係統的審查取得審計證據,形成審計意見。(2)係統基礎審計, 從提高審計效率的角度出發,將審計程序劃分為符合性測試與實質性測試,以對企業內部控製係統的調查、測試、評價為基礎,確定審計程序時間與範圍。(3)風險導向審計,是指以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評估為基礎,綜合分析影響審計風險的各種因素,並根據量化的風險水平確定實施審計的範圍和重點,進而開展實質性審計的一種審計模式。

到20世紀90年代,一些國際性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始對審計過程和方法進行變革,通過對企業麵臨的各種風險綜合評估來確定審計重點和方法。2002年,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委員會修改了相關審計準則,標誌著以經營風險為導向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正式確立。我國在2006年2月15日也發布了一係列新的審計準則,正式與國際準則接軌,全麵推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思路和方法。

二、風險導向審計與傳統審計的區別

(一)審計的重點不同。傳統內部審計注重檢查曆史業務記錄和內部控製係統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曆史運用情況, 而風險導向審計更加注重審計風險、企業管理風險、經營風險和組織指導企業未來的發展前途。不僅要用風險評估來確認單個審計項目中的審計重點, 而且要用風險觀點、風險標準來確定審計項目, 內部審計師不僅是在內部控製係統中分析業務活動。

(二)風險的認識不同。傳統審計對審計風險模式中固有風險和控製風險的認識僅是從會計的視角來分析, 因而大都隻分析會計報表項目本身的固有風險和控製風險, 並以此為基礎來分析控製財務報表的風險。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對“固有風險”的認識, 除了包括會計報表項目本身的風險外, 更多地考慮企業的戰略風險和經營風險, 並成為控製財務報表風險的最重要手段。同時內部審計師關注組織現存的企業風險及組織為降低企業風險所進行的各項管理活動, 有助於管理者努力維持企業長期安全經營, 避免傳統內部審計的局限性。

(三)分析著重點不同。傳統的內部審計主要側重於財務報表本身的分析。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則側重於對整個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經營過程的分析, 並將被審計企業置於社會經濟體係中, 分析其所麵臨的經營風險及對風險的控製措施, 從而形成對財務報表的預期, 根據預期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分析判斷。

(四)風險導向不同。傳統內部審計以內部控製為導向, 根據內部控製測試的結果, 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範圍。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則以被審計單位的戰略風險為導向, 根據對戰略風險的評估及隨後各步驟的評估測試, 逐步形成對財務報表的預期, 從而執行相應的實質性審計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