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墾利縣政府服務企業的幾點思考(2 / 2)

三、加強政府服務企業的對策與建議

企業的發展是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力量,促進企業發展,既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又要注意積極發揮政府的服務創新職能,主要包括:

(一)進一步完善涉企服務機製。充分借鑒“百名幹部聯百企”活動的先進經驗,在此基礎上,將服務企業範圍進一步擴大至規模以上企業,建立企業反映問題的多渠道雙向溝通機製。由行政效能監察中心“一個窗口”牽頭,每月或季度統一向企業征集服務意見,企業可隨時通過電話、座談會、書麵、來訪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向其反映問題,每季度或半年組織企業評議部門。

(二)進一步推進企業服務平台建設。受專業知識、人員編製等因素製約,政府公務人員對企業提供服務的形式過於單一,難以滿足企業多元化的需求,而企業需要更具專業化、市場化的團隊為其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建議以墾利縣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為依托,進一步強化職能,吸納各行業頂尖中介服務機構入駐,為企業提供專業便捷的技術研發、政策谘詢、企業診斷、融資擔保、會展物流、人才培訓、企業信息化等服務,由企業支付服務費。

(三)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指導。一是加強政策宣傳力度。整合發改、經信、商務、科技、稅務等部門出台的惠企政策,成立聯合宣講組,送政策進企業。除利用媒體、網絡等,還可以通過定期彙編相關政策宣傳冊,以郵寄方式送至企業,幫助企業及時了解政策動態。二是做好政策應用指導。定期舉辦政策培訓班,引導企業正確利用優惠政策,抓住機遇發展壯大。三是做好政策實施的跟蹤反饋。在相關政策的落實過程中,有關部門要做好跟蹤服務,真正把上級的惠企政策落到實處,為企業爭取到更多的發展空間。

(四)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進一步鞏固深化行政審批成果,全麵落實全程代辦、保姆式服務等製度,容忍缺項,交叉運作,簡化程序,著力提高服務效率。積極創新服務手段,針對重點企業,建立“服務綠卡”工作機製,對招商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在5億元以上的大項目,發放“服務綠卡”,隻要法律沒有明文禁止的,有關部門就要一律開綠燈,優先及時辦理相關事項;針對中小企業,實行“服務全時通”製度,由企業所在地政府、各涉企部門分別確定一名聯絡員,印發服務聯係卡,為企業提供節假日“預約服務”、八小時以外“延時服務”、“上門服務”、“現場服務”等多項特色服務。

(五)進一步加快企業誠信體係建設。一是推動以誠信經營為核心的企業信用文化建設,提高企業家的信用素質,增強誠實守信的自覺性。二是引導、支持企業加強信用管理。建立內部信用管理製度,增強防範與控製信用風險的能力。三是抓好產品質量信用。立足於“質量興企”,大力實施“名牌戰略”,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品牌經營能力。四是開展各類誠信創建活動。組織開展“AAA級信用企業”、“誠信示範企業”評定和信用評價工作,引導企業加強信用管理,增強誠信意識,進一步提高企業信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