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以高校為例
理論研究
作者:楊明
[摘要]對於目前高校的發展來說,完善師資的建設是一個有效途徑。立足於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與特點分析,進一步討論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中高等院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師資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知識密集型服務業 人力資源 高校師資管理
當前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在第三產業中占有極大的比值,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按照生產資料的性質可以分為生產性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和消費性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在服務業中,會計服務、金融服務、谘詢服務、法律服務、保險服務、通訊服務、研發服務、建築設計服務等屬於生產性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教育培訓服務、房地產服務、醫療保健服務、出版和傳媒服務等屬於消費性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本文以高校為例,對其進行探討。
一、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消費性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一部分,知識密集型企業是承載、實現知識化經濟的載體,是依靠知識的傳承、傳播與應用來創造經濟效益的微觀經濟組織。知識型員工是實現知識經濟的主體,是知識的所有者和承載者,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中知識的創新、利用和增值以及資源的優化配置都需要通過知識型員工來實現。以高校為例,知識型員工即是由不同職稱的老師組成的教師隊伍以及高校的相關管理人員。
(一)從業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人員特點如下
1、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相關從業人員為各個領域中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的專業人員,如教授、醫師、經濟師、工程師、科學家等。21世紀最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又是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重中之重。
2、傳統企業中擁有資金、技術等生產資料,與之不同的是,知識密集型企業中最為重要的是生產資料——知識是由企業中知識型員工所掌握的。企業的創立都是以創造經濟效益為目的,在知識型企業中,知識才是企業價值創造的核心動力。
3、由於外部經濟形勢快速變化的現狀,知識型員工需要根據組織的發展方向不斷地進行自主學習,使自身能力與工作要求相適應。在知識型企業中,不僅管理人員需要有控製組織運作與創新的能力,每個員工都需要在獲取組織內部的信息、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4、員工流動性、團隊合作精神強,個性鮮明,自主能力強。
(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特點
1、知識密集度高且是行業發展的核心推動力。
2、智力資本是知識密集型企業創造價值的主要來源,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
3、產品與服務科技程度高,勞動雇傭資本化。由於企業價值和經濟效益的創造是通過企業對於知識的獲取、加工、創造和運用來完成,並且知識獲取難度比資本獲取難度低,知識型企業更容易獲得成功。
4、企業組織結構網絡化、扁平化、彈性化。
二、當前師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各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較大程度上沿用了傳統的金字塔式的層級式組織結構,在師德機製的建設上仍待完善。大部分高校的領導者認為師資管理的內容僅僅是樹立先進工作榜樣及引進高素質人才等,沒有將足夠的注意力放在對高校教師地位的提升上。教學人員的學曆、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等方麵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沒有給予內部人員理想的薪金福利,職位晉升機遇提供得也較少,這些原因導致了部分教學管理人員工作心態不穩定,以致工作效率低下,教學效果差。為了理想的工作待遇,部分管理人員則通過重新就業、學曆進修等方式離開管理崗位或者重新進入到教學崗位與科研崗位,造成了高校教學管理崗位的流動性大,管理人才流失的現狀。師資力量不斷優化的同時卻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造成師資隊伍的質量與數量的失衡,總量不足。高效管理機製不完善,晉升機製不健全,導致師資管理水平低,對教師的約束力下降,管理層庸才沉澱而人才難以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