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製缺陷披露相關文獻綜述
理論研究
作者:郭暢
[摘要]內部控製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控製缺陷將通過內部控製報告像市場傳遞信息,從而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如何規範企業的內部控製完善其信息披露是學術界和實務界共同關注的問題之一。對內部控製缺陷的研究做出綜述,以為我國對內部控製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內部控製 信息披露 內控缺陷
一、引言
內部控製缺陷的披露有利於外部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內部控製情況,進而對其風險和收益進行評估後作出投資決策;也有利於管理者發現內部控製存在的缺陷,進而改進內部控製,不斷地提高經營效率,實現經營管理目標。
二、國外研究現狀
1、內部控製缺陷信息的分類與認定
大多數的研究者一般都首先假設上市公司能夠對其內部控製缺陷進行專業的認定和披露。根據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PCAOB)對內部控製缺陷所做出的定義,McVay和Ge (2005)對SOX法案生效後披露重大內部控製缺陷的261家公司進行了研究,將內部控製缺陷細分為了九大類型,並且詳細說明了每個類型的特征。在他們的研究中把重大內部控製缺陷分為了以下九個大類:賬戶、培訓、期末報告和會計政策、收入確認、職務分離、賬戶核對、子公司、高管和技術類的缺陷。
Rama和Raghunandan (2006)將重大缺陷分為係統性的重大缺陷和非係統性的重大缺陷兩類,並通過這兩個分類來研究分析重大內部控製缺陷與審計費用之間的關係。Doyle等(2007)從影響程度的角度講內部控製的重大缺陷分為公司層麵的重大缺陷和賬戶層麵的重大缺陷;又將內部控製缺陷按照產生的原因分為三類,即人事安排的缺陷、業務複雜性的缺陷、一般性的缺陷。
2、公司的特征與內部控製缺陷信息披露
Ge和McVay (2007)以2002-2005期間披露一項以上內控重大缺陷的705家公司為樣本,對應計質量和內部控製缺陷披露之間的關係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存在缺陷的公司應計質量更低,而且具有公司層麵缺陷的公司比具有賬戶層麵缺陷的公司的應計質量更低。
Ashbaugh-Skaife 等研究了內部控製缺陷及其修正對盈餘質量的影響,結果顯示,披露內部控製缺陷的公司常伴有較高的應計盈餘噪音和異常應計盈餘絕對值,同時還發現披露內部控製缺陷得到整改後公司的盈餘質量也會隨之提高。
3、外部審計與內部控製缺陷信息披露
國外的學者也研究了內部控製缺陷的嚴重程度對於審計費用的影響。在Rama和Raghunandan (2006)的研究中,表明審計費用與內部控製重大缺陷之間的關係在係統性缺陷、非係統性缺陷這兩種不同的缺陷類型上並沒有實質區別。Hogan和Wilkms(2008)也作了類似的考察,其研究將內部控製缺陷按照缺陷覆蓋範圍的大小分類,其研究結論表明如果內部控製的問題越嚴重那麼相應的審計費用會更多。
審計師的變更通常也被認為是存在內部控製缺陷的信號之一。Dye(1993)認為,如果會計師事務所麵臨著較大的訴訟風險,他們可能會更加有動力去發現公司內部控製存在的缺陷以此來避免審計失敗可能產生的高額訴訟費用。因此認為審計師變更也是影響內部控製缺陷披露的一個因素。
二、國內研究現狀
1、內部控製缺陷的認定與分類
齊堡壘等(2010)在研究財務報告內部控製缺陷影響因素中,將實質性內部控製缺陷分為了期末報告與會計政策類缺陷、特定賬戶類缺陷、收入確認類缺陷、子公司控製類缺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