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法服的符號和紋飾
(1)拉手人形
稱其為拉手人形,因為它並不是人,而是象征具有人的形象的魂靈。薩滿教在草原其它地方被驅滅以後殘存勢力在科爾沁一直保存下來,文化淵源的傳統信息一直延續至今,薩滿教中所用的一些符號和神秘數字實際上就是一種表達特定意義和思想的會意符號。
(2)三角符號
薩滿教中“三”是一個非常神秘的數字,“三”被看作是具有強大巫術力量的數字,所以,在祭敖包時人們要圍著敖包轉三圈,而祝福、詛咒往往重複三遍才更靈驗。薩滿修行用的房子就是像金字塔一樣的三角形,三角代表三界,他們認為世界分天界、人界、地界共三界 ,在三角的房子中修行能打通宇宙三界的氣場,增加自己的功力。
(3)日月符號
蒙古族薩滿教服飾中經常看到太陽和月亮的符號,這是薩滿教萬物有靈觀念中對自然崇拜的文化遺存,太陽和月亮代表宇宙中的陰陽兩極,陰陽比和生命力就旺盛,兩者力量比和,是生命繁衍生長的最和諧狀態。人有病或中邪都是因為身體內部陰陽失調,薩滿施法的目的就是將這些存於人身體內部的不協調的問題通過做法從病人的精神上給以刺激使其自生的調節能力發揮最終作用,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三、薩滿法器
薩滿法器在薩滿的祭祀活動中必不可缺,薩滿正是借助於它,象征性地達到與超自然溝通的目的,獲知神諭和神示,從而假借神靈的力量達到治病驅邪的目的。科爾沁蒙古族薩滿使用的單鼓,蒙語稱“塔拉哼格日各”,是用鐵圈蒙以皮革製成,下有十二厘米長的鐵手柄,鼓柄尾端擰成三個環,環上又掛著小鐵環,屬於“握持型”單鼓。這種“握持型”的單鼓不僅與其他薩滿信仰的大多數少數民族不同,而且還與分布於其他地區的蒙古族薩滿所用之鼓有區別。但這種“握持型”單鼓與滿族薩滿所用的單鼓的形製非常相近。不同民族甚至同一民族的薩滿所用的單鼓也因所聚居的區域的不同而存有差異。此鼓用鐵圈蒙以皮革製成。我們見到的大量博鼓,其狀如蒲扇, 一般直徑為三十厘米, 下有十二厘米長的鐵手柄, 鼓柄尾端擰成三個環, 環上又掛著九個直徑三厘米長的小鐵環。行博時, 且擊且搖, 發出“ 嘩嘩” 的聲響。
我們為了研究的更深刻將薩滿教的造型藝術分作繪畫、舞蹈、音樂三大部分來分析。然而,在薩滿文化體係中這三者往往是融為一體,不能夠截然分開的。對於薩滿教藝術來講,用“三位一體”來概括似乎不是太充分。薩滿教藝術實際上是融繪畫、詩歌、音樂和舞蹈於一體的“四位一體”的藝術綜合體。在一個完整的薩滿儀式中祈禱詩、音樂、舞蹈和繪畫(主要是神像)是不可缺少的四大要素。由於薩滿教藝術是蘊含極其豐富的藝術綜合體,所以我們應該采取多學科、多角度的“科際”研究方法才能夠得出全麵係統的論斷。把薩滿教藝術中的各個要素放在薩滿文化的整體結構中來研究,並在各個要素的相互關聯中去分析和闡釋薩滿教藝術的功能才能夠得出比較完滿的結論。
參考文獻:
[1] 李宏複.東北地區薩滿造型藝術的田野調查報告.
[2]白翠英.科爾沁博文化.
[3]百音吉力根.論薩滿造型藝術中的表達方式與內涵.
[4]郭淑雲.薩滿教的造型藝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