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音樂教育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職教幼教
作者:巨邦明
[關鍵詞]音樂教育 審美能力 身心健康
1音樂教育影響著幼兒的審美能力
在當前幼兒教育階段,音樂教育包括了唱歌、韻律活動、音樂遊戲和打擊樂以及音樂欣賞等課件。這些都是美育的內容,也是美育的主要手段。通過這些音樂活動能夠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同時,在音樂的感染下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促進幼兒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小樹立健康的審美觀點,使每個幼兒都感到“心情愉快,情緒安定”,真正獲得美的體驗,進而達到美育的教育目的。
2 音樂教育影響著幼兒情感的發展
幼兒時期正是幼兒情感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階段。隨著幼兒社的交往不斷擴大,情感體驗會越來越豐富。通過音樂教育就能大大促進幼兒情感的健康發展,使其懂得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對醜惡行徑的憎恨,產生同情心和自豪感,通過表現不同情緒的音樂,幼兒的情感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3 音樂教育影響著幼兒聽覺、記憶的發展
幼兒學習音樂,首先是靠他的聽覺得到,然後在多次視聽中學會欣賞音樂,鑒別音樂,感受音樂,表達音樂。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幼兒聽覺能力得到加強與提高。當然在此過程中幼兒不僅靠聽覺學習,而且更要靠記憶來鞏固。隻有幼兒在記住歌詞、旋律、舞蹈動作的前提下,才能學會唱歌、跳舞,才能使幼兒的記憶力得到不斷發展。同時,幼兒在集體的音樂活動中,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交流也會促進記憶力的發展。
4音樂教育影響著幼兒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的發展
音樂能夠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展。幼兒時期正是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時期,是由再造想象逐步自創造想象發展的時期。幼兒在進行內容豐富的音樂活動中,運用想象進行創造。幼兒在想象音樂、創造音樂的同時,為了表達內心世界,他就要積極地運用語言來展現,把自己的想法體驗與周圍的人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也加強丁語言能力的發展。
5 音樂教育影響著幼兒個性的發展
幼兒園中的音樂教育往往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幼兒的參與下進行的,這使每個幼兒都有參與表現的可能,但現實教學中並不是每個幼兒都樂於參加,他們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個別差異即個性的不統一性。通過音樂教育可以使幼兒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並且陶冶其情操,產生積極向上的心態,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為將來良好個性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積極地參與音樂活動,
6音樂教育影響著幼兒身心健康
幼兒時期身體發展正是由大肌肉活動逐步到小肌肉的細膩活動發展過程,幼兒通過學習打擊樂器可以放鬆地、自由地運用大肌肉,促進小肌肉的發展。他們在打擊過程中滿足了活潑好動的天性,同時在悅耳和諧的聲音和節奏中享受著樂器帶來的快樂,這使他們感到身心輕鬆愉快,消除了身體疲勞與緊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