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反思
職教幼教
作者:王展妮
[摘要]就當前高職學生思政學習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思政課教學的途徑:加強宣傳教育,轉變教育理念;要加大培訓監管力度,提高教師素質;要凸顯高職高專教育特點,創新教學內容;要深入學生實際,加強教學的針對性;要加強實踐環節,提升教學效果;要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 思政現狀 解決途徑
一、當前高職學生思政學習現狀的分析
(一)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生普遍重視專業課學習輕視思政課學習。從每年的招生來看,選擇上職業學校的這一部分學生主要就是為了學技術掌握一技之長。他們認為學不學思政課無所謂,再加上高中時思政基礎比較薄弱就更沒有興趣學了;在他們看來學思政課是考大學的事,上職業學校隻要把專業技術學好就夠了,殊不知每門課程之間都是相通的。我們知道,作為一名合格的高職畢業生不但要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還應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為將來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學習和深造提供契機。
(二)受以往自身學習狀況的影響,思政基礎太薄弱,學生對思政學習到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境地。很多一部分學生高中時思政基礎就太薄弱,(一些高中學校為了升學率,忽視思政課的教學,理科學生根本就不開思政課)甚至大麵積空白,以致現在聽不懂思政課,在課堂上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睡覺、思想開小差、看其他書籍等等。
(三)高職學生思政學習的目的和動機與高等院校學生很不相同。大部分高等院校學生學習思政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綜合應用能力和為進一步學習思政打下基礎,也就是說,他們是為高考和今後深造服務的。因而,大部分高等院校學生對待自己的思政學習有一種義務感、緊迫感、責任感。他們的思政學習相對而言就會有很大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而大部分高職學生則不同,他們不是為今後的學習而學習的,完全是衝著一個飯碗而來的,對思政的學習是以是否對這個飯碗有用衡量的。
二、解決思政課教學現狀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宣傳教育,轉變教育理念。要加強對院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宣傳教育,使他們轉變教育理念,從“培養塑造教育觀”轉變到“引導生成教育觀”。因此,新形勢下的思政課教育,不僅要關注受教育者的政治方向、思想觀念等意識形態方麵的問題,而且要關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發展的問題;不僅要注重受教育者的知識、技能、思維培養,而且要十分重視受教育者的情感、意誌、興趣、需要、信念等個性素質等,即既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加大培訓監管力度,提高教師素質。作為思政課教師,擁有豐富的知識是最基本的要求。這不僅是思政課的性質和特點決定的,也是學生的需要決定的。因此,作為思政課教師必須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及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並且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發展這些理論;同時教師還必須掌握廣博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以廣博的知識贏得學生的心,從而達到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