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反思(2 / 2)

(三)凸顯高職高專特點,創新教學內容。思政課教學必須凸顯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突出職業道德教育和創新創業意識的教育。在教學內容上,把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將理想信念教育、弘揚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與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創業觀,並且結合實踐,探索引領學生就業的新思路、新途徑。這樣,就會使思政課教育的導向價值和動力價值得以充分體現,以更好地展現出理論學習的魅力。

(四)深入學生實際,加強教學的針對性。高職高專學生處在傳統與現代相遇、新生與陳舊交鋒、先進與落後對壘、東西方文化碰撞的變革時代,他們的人生觀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充滿矛盾的多元取向。教師平時要深入學生實際之中,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而不能上課出現在講台上,課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要保持與學生交流信息渠道的暢通,要主動將有關聯係方式告知學生,開展網上留言,課間交流,作業交流等,進而了解學生的實際,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五)加強實踐環節,提升教學效果。理論隻有在實踐中才有生命。根據思政課的教學任務,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投身社會現實中,把課堂學到的基本理論拿到社會實踐中去消化、升華,同時把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帶回到課堂上研討,它能起到任何一種教學形式都不可能替代的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

(六)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性。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應力求吃透教材,理順教學的整體思路,引入生動的教學案例,變“闡述”為“闡發”;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將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製作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課件,豐富講課內容,從而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質量;改變傳統的單向注入式教學,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相結合的雙向互動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達到入耳入腦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的教學中,教師深入學生實際,把握學生的脈搏,創新教學方法,全麵駕馭課堂,加強實踐環節,提倡雙向互動交流,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達到“入座”、“入耳”、“人腦”的目的,從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靜.論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原因及對策[J].岱宗學刊,2005,(4).

[2]張思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5,(11).

[3]陳繼紅.高校“兩課”教學的實踐性思維芻議[J].江蘇高教,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