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戰略發展的建議
(一)培養自主品牌。自主品牌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保持技術的先進性,在產品的品種、質量、性能等方麵製造差別化。而且更需要創新型的企業文化,外國汽車企業之所以強大,有重要的一點也在於其獨特的新型企業文化,因此,建立企業文化的同時需要以不斷地提高本企業的研發技術為前提,要在提高汽車性能的同時,使消費者在消費時,持有良好的購買意願。
(二)加強技術研發,調整產品結構。雖然近幾年來我國汽車自主品牌發展的速度很快,但是這是通過較低的價格來占有市場份額實現的,而且發展大都是低檔汽車,長期下去,就會成為製約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因此不但在技術研發上,而且在產品結構上都要進行提高。
(三)發展汽車集約化發展道路。產業集約化的發展,提升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著力點首先放在整合產業組織結構,提高企業規模上,把現有的主要汽車企業重組為幾家集團,幾家零部件係統集團公司,便於對技術、資金、人員的管理和利用,增強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業集團的規模經濟效益。堅決走專業化分工之路,第一是使整車生產企業退出大部分零部件生產領域;第二是組建零部件生產集團,提高專業化效益;第三是打破地區封鎖,按最優采購原則構築產業鏈;第四是改變目前整車生產企業直接麵對眾多零部件供應商的局麵,采取模塊化生產方式,使主要的以及零部件供應商承擔整車的所有部件的配套,並負責與二級供應商簽訂供貨合同,以圍繞整車企業形成逐級配套,逐級協作的分工體係。
(四)選擇最優的發展模式。自主品牌建設在目前有多種方式,但都是同樣的目的—打造民族強勢自主品牌,發展模式有多種選擇,選擇合適的就是最優的,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自主研發,自主研發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自主研發不能在較短時間內帶來收益,因此許多有實力的國內本土企業很少依靠自主研發,但這是國家汽車工業發展過程中所必須跨越的,國內幾大汽車集團在自主研發方麵應承擔更大的責任;第二,聯合開發,在合資企業中開展自主品牌建設計劃,有利於吸收最先進的汽車技術,這也是當年“以市場換技術”的出發點,但是在目前合資企業中,這種設想的實施卻異常艱難,畢竟核心技術都被外方控製,如果外方不同意,中方搞自主開發的難度很大;第三,設計外包,對於剛處於起步階段的國內汽車企業而言,不失為一種最為可行的方式,符合國際分工的要求,但從長遠而言,掌握關鍵汽車技術是自主品牌核心競爭力所在,因此,與外包並行的是,本土汽車也要加大關鍵技術研發。
我國汽車發展現狀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自主品牌汽車百花齊放,獲得了可喜的業績,鼓舞了國內汽車工業發展自主品牌的士氣。當然我國汽車工業在發展自主品牌建設的道路上存在著許多問題,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由於國家、政府、人民的支持,汽車企業的發展環境和自身發展要求都會有很大的改善,屆時,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將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