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要會痛罵自己。然而光知道收獲是不夠的,最根本的動力產生於改變自己形象和把握自己生活的願望。隻有在感情因素被激發起來時,自己才能真正加以響應。
湯姆每天要抽三盒煙,盡管咳嗽不止,但依然聽不進醫生的勸告,而是我行我素,照抽不誤。“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真是太笨了。”他回憶說,“這不是等於‘自殺’嗎?為了活命,得把煙戒掉。”由於戒煙能使自己感覺更好,湯姆產生了改掉不良習慣的意誌力。
8.要去掉客觀因素。有位心理學家在對戒煙後又重新吸煙的人進行研究後發現,許多人原先並沒有認真考慮如何去對付香煙的誘惑。當別人遞上一支煙時,便又接過去吸了起來。
如果你決心戒酒,那麼在任何場合裏都不要去碰酒杯。倘若你要堅持慢跑,即使早晨醒來時天下著暴雨,也要在室內照常鍛煉。
堅強的意誌不是一夜間突然產生的,它在逐漸積累的過程中一步步地形成。中間還會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失敗,必須找出使自己鬥誌渙散的主觀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
9.要學會注意轉移法。一種是轉移客觀因素,也就是被動轉移,即轉移目前所在的不良環境。如案例二中王浩從外婆家搬出或不與外婆同住一個房間。有的老師將會講話的同學座位錯開等。第二是注意的主動轉移。也就是在環境不變的情況下,努力改變自己。比如有的同學以前容易與其他同學講話,為了有效改變,就在自己的桌子上或桌子反麵寫上提醒自己的相關名言警句;或看一些有趣的課文,做一些感興趣的作業等。
10.與學生簽訂協議並進行監督。有些行為習慣不良、意誌薄弱的“特別”學生,教育難度比較大,自我控製更難。對此,我覺得與之簽訂協議的方法較有效。如案例一中的小天,可以與之簽訂如下協議(供參考):
改正缺點協議書
甲方:班主任鄭老師
乙方:小天
小天是個聰明、上課積極發言又熱心為集體服務的學生,如果小天對自己嚴格要求,遵守下列規定,將會改掉不足,取得明顯的進步。甲方(班主任)的要求是:
①上課前,做好準備;上課時不許做小動作。不許隨便動用文具。
②上課不許插嘴,要發言先要舉手。得到老師同意後方可發言。
③自修課不東張西望,不許起哄,不許隨便講笑話。
如果你一周內做到上述要求,將會獲得如下獎勵:
①你喜歡的籃球雜誌一本(不許在上課、自修課看);②體育活動課可以邀請老師與你一起打球;③可以在周末請老師專門為你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
如果做不到,願意接受下列懲罰:
①一周內不許打球;②寫一篇反省文章;③到操場上跑步3圈。
如果甲方班主任沒有履行協議,向乙方同學作書麵說明並向全班同學道歉。
此協議自簽訂之日起生效。
注意,製訂協議時,語言要簡單明了,語氣要委婉,要求要具體、有針對性、可操作性。
為了切實履行協議的要求,還應建立協議監督小組,如班委成員。對這位同學進行提醒和監督。具體方法是:
①每日觀察詢問並填寫下列記載表。
觀察對象/存在問題/今日優點/今日缺點/備注
②每日提醒。每天放學前,班主任安排小組成員與協議同學進行一次交流,提出其進步和不足之處。
③其他方式提醒。如製作卡片,將情況填寫其上,讓這位同學貼在課桌的反麵或床沿上,以便及時提醒。
④頒發“成功卡”。協議到期後,班主任應組織班委成員根據協議要求,對這位學生進行考核和民意測評。若達到要求,就頒發“成功卡”,在班裏通報表揚,並履行協議所定的獎勵及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