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意誌薄弱類(2)(2 / 3)

學生的進步,關鍵在於教師。學生的意誌力如何,要從小加以培養。除了家庭、家長以外,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就要加以重視。對幼兒園的學生、對小學生,重要的不是學習多少知識,而是要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生活習慣。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就少不了意誌力的培養。因此,讓學生堅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讓學生堅持參加體育鍛煉,是培養他們意誌力的基本途徑。案例一中,小天小時候上課就好動,容易插嘴,如果當時家長和老師重視,嚴格要求,習慣就會好得多。

一位優秀的班主任,對於問題學生,首先要了解情況鼓勵學生。要對學生悉心有效指導,就必須對問題學生有足夠的了解。無論是案例一中的鄭老師還是案例二中的方老師,都注意調查研究,不僅了解現在的學生,還要了解過去的同學和老師,不僅了解現象,還要去了解和分析現象背後的本質,這樣,才能對學生問題來龍去脈有整體的全麵的了解。

1.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能正確麵對挫折,積極看待挫折。要讓意誌薄弱的學生知道,自己的挫折往往不是自己的智力有問題,而是自己努力不夠或方法不當,而這些都是自己能夠控製的。即使自己智力平平,努力總比懈怠好。要讓學生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道路不可能永遠筆直、平坦,既有成功、順利的時候,也有挫折、失敗的時刻,因此要保持健康的心境,努力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生命中的挫折都有它的意義,隻要站立起來的次數比倒下去的次數多一次就是成功。“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雖隻是字序的不同,但它所體現人物的精神、結果和人們對它的評價是有天壤之別的。隻要目標正確,我們都應“屢敗屢戰”,直至取得成功。

2.耐心對待意誌薄弱的學生。法國作者拉封丹曾寫過這麼一則寓言,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比賽威力,比賽的項目就是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威,一上來就拚命刮,凜冽的寒風刺骨,其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把大衣越裹越緊;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此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敞懷,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這來自於一個班主任的理念,要相信絕大多數學生本質是好的,更要相信學生有可塑性,是會不斷變化的,即使品行不好的學生也是可以改變的。如果處理方式過於簡單,隻是一味地訓斥、責罵,很容易導致這些學生茫然失措,沒有目標,甚至趨於麻木或自暴自棄。如案例二中,王浩專找女同學欺負,從表象看,他是一個本質不好的學生,但實際上,他是受家庭環境影響所致,是缺少長輩的正確引導。對這樣的學生,我們的態度就要耐心、關心。

因此,在遇到問題學生時,案例中的兩位班主任都能一次次找學生交談,都能給學生反思和改進的時間和機會。譬如:案例一中,當鄭老師發現小天幾次學科測驗成績下滑時,就問小天最近存在什麼問題,而小天卻全然不知,自認為表現不錯。當鄭老師第二次找小天指出他上課插嘴時,問他這樣有什麼危害時,小天也一臉茫然,於是,鄭老師就指出這樣是分心的表現。真可謂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另外,案例二中,方老師深深知道,像王浩這樣的孩子,最難做到的便是堅持,於是,一次次的談話,一天天的作業檢查,這一切都促使王浩不能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