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意誌薄弱類(2)(1 / 3)

此後的一兩個禮拜裏,方老師驚喜地發現,女同學的投訴果然沒了,不少老師也開始表揚王浩,說他比原來認真了。在一次數學考試中,王浩還拿了個100分。然而好景不長,正當方老師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又有人來向方老師“充氣”——告王浩的狀了。

這回來告狀的是班裏的男同學。

“方老師,王浩在食堂裏總是要夾同學的菜吃。我們不同意他也要夾,幾乎每個男同學的菜他都夾過!”

“你們明確拒絕了嗎?”

“是的,可他還是不聽的!我們本來想不告訴老師的,但他經常這樣做!”

“還有啊,方老師,他上課也不認真,有時候趁老師轉過去寫字的時候他就做怪動作引同學們發笑!”

方老師向班裏的任課老師、班長、課代表、寢室長以及王浩的同寢室同學了解王浩的情況,果然,他的問題還真不少。據了解,課堂上的王浩常常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地做小動作,有時還影響到了周圍的同學。生活中的他更加隨意,在食堂裏隨意從同學碗中夾菜,寢室裏也是隨隨便便用別人的衣架等物品。類似的行為還有很多。原先這些問題並沒有暴露在方老師眼前,是因為王浩在老師麵前特別是方老師麵前還是挺收斂的,加上男生比較大度,這點小事不願告狀,並且也被王浩對女生的“毛手毛腳”現象給“遮蓋”住了。

方老師馬上想到了王浩的媽媽。在方老師的懇切要求下,她答應周末回來一趟,見見方老師,也看看王浩。

周五下午,王浩的媽媽一下火車就直奔學校,找到了方老師。方老師把王浩的情況一一說給她聽,還把幾個學生對王浩的“投訴”一並給她看了。

方老師首先開了口:“王浩是個單純的孩子,這一點我們都非常清楚。也正因為這樣,他才會對自己做過的事毫不掩飾。但是他的行為習慣上的不足會使他離同學越來越遠,這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請您這兩天和王浩好好聊聊,我們雙管齊下,讓孩子從意識上先扭轉過來,明白自己長大了,很多行為習慣上要改變了。並且也請您考慮讓王浩單獨住一個房間,他長大了,恐怕也不適合與外婆住一個房間了。”

王浩媽媽滿口讚成。方老師心情愉快了好多。

新的一個禮拜,王浩果真有了不小的改變。然而沒過幾天,他的老毛病卻又犯了。

方老師再一次把王浩叫到身邊促膝長談,並根據王浩的學習情況給王浩製訂了學習計劃,要求王浩將每天的各科作業直接交給自己檢查。王浩腦子靈活,數學成績相對較好,方老師就經常表揚他。

一年以來,王浩的行為反反複複,犯過的問題依舊會犯,然而這畢竟是進步中“小彎路”,總的來說,王浩的改變是十分明顯的,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而女生的“告狀”也近乎銷聲匿跡了。

案例解讀

上述兩個案例中的孩子都是意誌薄弱的典型。小天的習慣一直不好,側重於不自知,難改進,而王浩卻是因缺少父母的關心而形成不良習慣。他們的共同點是不良習慣均是因意誌薄弱而生,也因為意誌薄弱難以根除。但中學生的習慣仍未成型,一切的修正都有可能。

要改變學生意誌力薄弱的問題,家庭是基礎,家長是直接的榜樣。其實孩子身上出現的很多問題都能從家庭、從父母身上找到原因。有的家長自己說要戒煙,卻幾年也實現不了;有的說每天要堅持體育鍛煉,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後來連一天魚都不打了。有的家長冬天起不來而不為子女做早飯等,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的意誌力的培養。另外,有的父母忙於工作,或隻顧自身,對子女的行為缺少具體指導和監督,使學生長期形成了壞習慣。比如文中提到的王浩,如果身邊有父母及時管教,他就會注意男女有別,或者有問題就會被父母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他長期生活在外婆身邊,而隔代長輩由於受精力、家務、教育方法、對新事物的認識等限製,一般很難對隔代晚輩施加有效影響,況且也往往更加寵愛,因此,家長的言傳身教、具體科學的管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