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Aristides亞裏斯泰迪斯,公元前(530?-468?),雅典政治家與將軍,被稱為“the Just”(正直人)。——譯注
[80]Pliny(the Elder),老普林尼(公元23-79),古羅馬作家,共寫作品七部,現僅存百科全書式著作《博物誌》37卷。Pliny(the Younger),小普林民(61-112?),係老普林尼的養子,羅馬作家,曾任執政官、比希尼亞總督,以其9卷描述羅馬帝國社會生活和私人生活的信紮著稱。——譯注
[81]德萊頓見前注;阿特伯裏(Atterbury)生平不詳。Swift斯威夫特(1667-1745)係英國作家、諷刺文學大師,主要作品有諷刺散文《一隻澡盆的故事》、寓言小說《格列佛遊記》等。——譯注
[82]Quintilian昆體良(公元35?-96?)一譯昆提利安,古羅馬修辭學家,著有《雄辯術原理》(12卷)——譯注
[83]ambition可作雄心、抱負講,也可作野心講;與中文用語不同。——譯注
[84]Mazarin馬薩林(1602-1661),原籍意大利,移居法國,任法國首相、樞機主教,受寵於攝政王安娜,鎮壓投石黨運動和人民起義,鞏固專製王權,加強了法國在歐洲的地位。——譯注
[85]Richlieu黎塞留(1585-1642),法王路易十三的國務秘書兼禦前會議主席、樞機主教,擅權鞏固專製統治,剝奪胡格諾派政治特權,鎮壓貴族叛亂與人民起義,對外推動戰爭,擴張法國勢力。——譯注
[86]Corneille高乃依(1606-1684),法國劇作家、法國古典主義悲劇奠基人,擅長運用戲劇場麵揭示人物內心衝突。——譯注
[87]the Cid熙德(1043?-1099),西班牙軍人,抗擊摩爾人的英雄,其業績被加工渲染,寫成各種文學作品,高乃依也曾寫過名為《熙德》的著名悲劇。此處疑指高乃依的戲劇作品。——譯注
[88]Jan de Witt(1625-1672),荷蘭聯省共和國首席執政官(1653-1672),在第一次英荷戰爭荷蘭失利後,大力發展海外貿易,重建海軍,迅速恢複國力,親自領導第二次英荷戰爭,大敗英國,簽訂了有利於荷蘭的布雷達條約。後在民眾起義中被殺。——譯注
[89]Stoical源自Stoic,即斯多葛派,主張恬淡寡欲,係由公元前4世紀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Zeno)創立於雅典的一個哲學學派。——譯注
[90]Cato加圖(公元前234-149),古羅馬政治家、作家。——譯注
[91]lodius克勞提烏斯(公元前?-52),古羅馬政治家,被控侵犯凱撒的妻子,大量行賄後宣判無罪;曾花費大量金錢組織幫派相互打鬥,攪亂社會秩序,最終被殺。——譯注。
[92]從此時起,切斯特菲爾德伯爵寫給他兒子的信,都稱呼他“我親愛的朋友”,不再稱“我親愛的兒子”。——譯注
[93]原名為“阿拉伯之夜”(Arabian Nights)——譯注
[94]Mogul,莫臥兒,即印度的穆斯林,尤指16世紀征服印度而建立穆斯林帝國的蒙古族人。——譯注
[95]Whipped cream摜奶油,即用奶油攪打成泡沫狀的一種糕點配料,亦可作為甜食。——譯注
[96]Ariosto阿裏奧斯托(1474-1533),意大利詩人,代表作是長篇傳奇敘事《瘋狂的奧蘭多》——譯注
[97]Mount Vesuvius維蘇威火山,位於意大利西南部,是歐洲大陸惟一的活火山。——譯注
[98]估計多半是指中國的科舉製度。——譯注。
[99]Doge of Venice威尼斯總督。曆史上,威尼斯與熱那亞兩個共和國合有一個總督。——譯注
[100]Raphael拉斐爾(1483-1520),意大利文藝複興盛期畫家、建築師。——譯注
[101]Titian提香(1490?-1576),意大利文藝複興盛期威尼斯畫家,擅長肖像畫、宗教和神話題材畫。——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