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靜的勇氣(2 / 2)

閱讀梅特林克《花的智慧》,我覺得,再也沒有什麼比“尋找先前就有的東西”這九個字,更能清晰梅特林克心靈腳步的了。是尋找先前就有的東西,讓梅特林克從悲觀主義中掙脫出來,轉而探尋生命的奧秘、思想的傳遞,揭示科學世界和神秘事物隱秘的交集。

在聖經裏,植物可以說是眾生的血脈,“葡萄樹枯幹,無花果樹衰殘。石榴樹,棕樹,蘋果樹,連田野一切的樹木,也都枯幹。眾人的喜樂盡都消滅”;“葉子華美,果子甚多,可作眾生的食物。田野的走獸臥在蔭下,天空的飛鳥宿在枝上。凡有血氣的都從這樹得食”。梅特林克從一枝草莖、一粒種子、一枚雄蕊入手,試圖在事物最細微的部分,尋找造物主的偉大意誌,發掘人類所需要的思想資源。尋找先前就有的東西,梅特林克身在喧囂的人類,心靈的腳步卻悄悄地循著來路,走向了安靜的植物們。他以這樣的方式,顯示了他通過觀察和理解自然來尋找世界精美秩序的果敢和勇氣。

梅特林克總是從身邊的植物入手,他一隻眼睛看科學世界,一隻眼睛看神秘事物,他呈現的是一個遙遠的世界,這個世界就在我們身邊,卻被忽略被漠視,甚至被歪曲。梅特林克總是這樣開啟他的陳述,譬如“我意欲在此陳述的若幹事實,都是所有的生物學家們所熟知的”;又如“不過,我們還是回過頭來看一些比較簡單的機製。你從路邊的草叢中隨便折取一枝草莖,便會看到一種孜孜不倦、出人意料的小小智慧在起作用”。可以說,梅特林克就像一位飽經世事的老人,在為我們這些處於懵懂狀態的孩子講述著發生在村裏的民間傳說,給我們帶來遙遠的神秘感。梅特林克依據的是細致的觀察和科學的研究,他是從自然界的發展變化來探求人類社會進步的可能性。

他為我們講述的,是一個表麵寧靜溫和順從、內裏卻充滿著對命運異常激烈而又堅韌的抗爭的世界,這個世界作為我們的參照物而存在。植物最大的生存壓力,無疑是它從生到死自己都不能移動一步。這宿命般的無聲的悲劇,反而醞釀著無窮的智慧和勇氣。梅特林克借取植物的智慧來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植物比我們更清楚,它應當集中精力反對什麼,而不是像我們這樣分散自己的力量。”他通過觀察,發現植物們裝備了播撒種子並讓種子飛向天空的設置,譬如飛機螺旋槳的槭樹翅果、大戟的爆發性彈力器、葫蘆科植物木鱉的噴射裝置,他目睹著整個植物家族在摧毀狹窄天地、保障自己未來的探索中所做的艱苦卓絕的努力,領悟著每一個個體生命對於終極目的的理解,並由此發出深深的感歎:我們在同種種壓迫我們的需要的鬥爭中,若是能夠運用我們花園中的小花所發揮的能量的一半,可以設想,我們的命運將與現在大不一樣。梅特林克創造這樣一個熔鑄科學與哲理的神奇世界,是為了表述他對人類社會的委婉批評和思想引導。這是心靈的最高境界的抒情。

同樣是植物,在唐詩宋詞裏,我們透過花花草草的縫隙,找到的是作家的另一個自己,這個“自己”,或許是積極入世者,或許是超然出世者,唯獨不是植物本身。梅特林克最大限度地返回到植物的本色,他把四圍的喧囂過濾,把蕪雜的煙塵祛除,把事物的巫魅抽掉,借助尋常的植物不斷發現不尋常的價值取向和意義所在,在文學、哲學和科學的三維空間裏,建構他宏大寬闊的文學殿堂。相對於其他作家,梅特林克是個獨立的存在,是他把植物的抒情推向了一個極致,使得植物更加高大和繁茂了。

責任編輯 卓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