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暈切口切開取出因其於直視下進行,保證了奧美定取出較完全,但因其手術切口大,術後瘢痕明顯,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製。單純抽吸法因在盲視下進行,奧美定不易取淨,且抽吸通道為注射物播散提供機會,使注射物分布更加混亂,無法去除已病變組織,費時費力[3]。而對於單純腔鏡手術於乳房注射物的取出來說,因操作在視頻引導下進行,可明確水凝膠的具體位置,減少對乳腺組織的損傷,同時解除了醫患雙方對於術中異物是否取淨的困擾,若術中出現出血,可以通過腔鏡直接止血,且創傷小的特點,術後瘢痕小且隱藏於輪廓線,美容效果好[4],但並不利於對包膜的切開、剝離、搔刮等操作,從而不能有效的取出包膜組織。曹士華等[5]認為,對於包膜的處理一定要完全分開組織間隔,特別是深層的包膜和硬化區的厚包膜,當手指捅破包膜有困難或周圍增生的肉芽組織需剔除時要借助器械來完成,如剪刀、剝離器等,此為手術成功的關鍵。但因包膜質韌,與周圍組織貼合牢固,且乳房上極處包膜距切口較遠,反折處包膜剝離困難,為臨床醫生帶來較大的困擾。
基於各類手術的優缺點考慮,筆者製作了乳房注射物取出雙用匙,一方麵通過勺體可方便、快捷的取出流質奧美定,勺體形態更有利於將注射物以單次最大量取出,避免了術中通過對於乳房的擠壓、揉按而造成的醫源性並發症的發生。筆者以往曾采用甲狀腺拉鉤進行奧美定取出,操作困難,費時費力,而刮匙則一般容量太小。另一方麵對側刮片、鈍性刮齒的設計,不僅可以有效刮除粘附在腺體、肌肉或包膜上的奧美定成分,並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並取出注射奧美定後在體內形成的包膜。勺體、刮片與柄體間獨特的鈍角設計使取出乳房注射物更為方便,有利於包膜反折處等“死角”處殘留奧美定的取出,同時,鈍性刮齒的構造可以保證在破壞包膜的情況下減輕對於正常組織的損傷。聯合內窺鏡的手術方式也保證了直視下異物較高的取出率,最大程度減少損傷,並且,在內窺鏡下可方便進行有效的止血,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
傳統的奧美定取出術中,手術切口長度均不小於30mm,同時,為了清除幹淨混合了乳腺組織的奧美定,醫生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擠壓和揉按,然後進行乳房內部清洗,清洗過程中需要不斷擠壓和揉按,患者遭受痛苦較大。雖切口相對較大,但盲視下操作對於注射物的取出及包膜的破壞、剝除都有很大困難。而采用本自製工具聯合內窺鏡技術,可將手術切口減小至20mm以內,即乳房注射物取出雙用匙可通過的最小切口長度即可。此方式不但解除了醫患雙方常困惑於術中不能取淨的擔憂,且手術切口小,術中對於異物定位清晰,視野清楚,操作精細。
部分病例因注射層次不當、多點注射以及注射物移位導致奧美定進入乳腺內、皮下、乳房周圍甚至胸肌內增加了手術困難。而MRI及B超能清晰地顯示乳房各層結構,並可發現乳腺的病理改變,清晰的了解注射物在乳房內的位置、形態、和周圍組織的關係,還能判斷注射物囊腔情況,對術中較完全地取出奧美定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提高了術前定位及定性診斷的準確率,對於手術效果的判定具有重要意義[6]。術前、術後常規采用影像學檢查以評估奧美定分布範圍、層次及其手術效果是必要的。
綜上所述,自製乳房注射物取出雙用匙聯合內窺鏡輔助下行注射隆乳奧美定取出術,創傷小,術後注射物殘留少,具有很好的微創及美容效果。目前筆者自製乳房注射物取出雙用匙專利已批準,此方法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辛敏強,穆蘭花,欒傑,等.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隆乳術後局部並發症的診斷和治療[J].國際外科學雜誌,2007,34(7):503-504.
[2]Wang HY,Jiang YX,Qiao Q.Ultrasonographic value for the complications of breast augmentation with injectable polyacrylamide hydrogel technique[J]. Zhonghua Zhengxing Waike Zazhi,2007, 23(2): 97-100.
[3]嶽潁,欒傑,喬群,等. 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隆乳術後取出方法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6):805-807.
[4]司亞卿,王佳辰,崔正軍,等. 腔鏡下聚丙烯酰胺水凝膠隆乳後硬結並發症的處理[J].中國內鏡雜誌,2009,15(9):970-971,974.
[5]曹士華,張金亮,周其光. 低位小切口直視包膜入路處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膠隆乳並發症[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28-30.
[6]林軍,歐陽天祥,肖燕,等.影像學檢查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隆乳並發症診治中的應用及意義[J]. 中國美容醫學,2006,15(3):260-262.
[收稿日期]2014-11-22 [修回日期]2015-01-27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