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漂浮指矯正複拇指畸形
整形美容
作者:朱光輝 高培培
複拇指畸形是常見的拇指先天畸形,但有漂浮指的複拇指畸形比較少見,筆者收治1例有漂浮指的複拇指畸形,其原位拇指發育不良,漂浮指外形接近健側拇指,但無活動功能,通過手術將漂浮指與畸形的拇指合成為外形及功能接近正常的拇指,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病例介紹
某男,27歲。主因右手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27年,於2008年7月住院。係統查體未見異常。專科檢查:右手可見6指,在右側拇指正常位置上,有一細長、無指腹的畸形拇指,遠端1/3向尺側彎曲,末端可見略小的指甲,畸形拇指外展、內收及對掌功能略差,無屈伸活動。在虎口處有一多生的漂浮指,較正常側拇指小,指甲、指腹及軟組織的發育明顯優於畸形的拇指,無屈伸活動,無外展、內收及對掌功能。X線片顯示畸形的拇指有2節指骨,末節指骨呈C形,掌指關節結構正常。漂浮指中含3節指骨,無掌骨,呈漂浮狀。
2 手術方法
根據患者畸形拇指具有功能,而多生的漂浮指外形與正常拇指相似的特點,將重複的兩指合成為一個接近正常外形和功能的拇指。手術在右側臂叢阻滯麻醉及局部浸潤麻醉進行。於漂浮指的橈側下1/2設計切口線,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達指骨骨膜,在骨膜下分離,保留漂浮指末節指骨,去除其餘2節指骨,形成一個帶有末節指骨的複合組織瓣。自漂浮指橈側切口下端開始,切開畸形拇指尺側皮膚及皮下組織,並在皮下分離。根據漂浮指指骨缺損的長度,確定保留拇指指骨的長度,去除拇指遠端多餘指骨,將保留的指骨插入到漂浮指的骨膜下腔隙內,根據需要切除畸形拇指的多餘皮膚軟組織,使傷口可以無張力的縫合。3-0尼龍線間斷縫合皮膚,皮下放置橡皮引流條,觀察再造拇指血運良好,在拇指功能位紗布包紮固定。術後給予抗生素3d,預防感染;術後前2d給予氟美鬆靜脈滴注,減輕水腫。
3 結果
術後第2天撤除引流條,再造拇指血運良好,術後14d拆線,傷口愈合好。患側拇指較術前明顯增粗,外形與健側拇指相似,感覺功能無異常。拇指運動功能與術前相同。
4 討論
複拇指畸形也稱為拇指多指畸形,是最常見的手部畸形[1]。複拇指畸形的發病率為0.008%~0.018%[2]。複拇指畸形的表現形式複雜,其有多種分類方法,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是Wassel提出的七分法,但漂浮拇指型不包括在內。王澍寰、餘東等將帶有漂浮指的複拇指畸形單獨分為一型[3]。帶有漂浮指的複拇指畸形較少見[4]。多數表現為漂浮指與主幹指(原拇指)之間無關節和肌腱等組織連接,僅通過細小的皮膚軟組織蒂與手的主體相連,原拇指外觀及功能基本正常,對於此類畸形采用單純手術切除漂浮指即可。而本例患者畸形則有不同,其原位拇指發育不良,而漂浮指雖無功能,但外形接近健側拇指。如單純切除漂浮指,則保留一細長、無指腹的畸形拇指,雖拇指功能保留,但外形醜陋。借鑒既往此類病例采用帶血管神經蒂漂浮指甲瓣轉移矯正拇指畸形的經驗[4],筆者充分利用外形相對完好漂浮指修複形態欠佳的原位拇指。手術中於漂浮指的橈側下1/2設計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達指骨骨膜,在骨膜下分離,保留漂浮指末節指骨,去除其餘2節指骨,形成一個帶有末節指骨的複合組織瓣。根據漂浮指指骨缺損的長度,確定保留原位拇指指骨的長度,去除拇指遠端多餘指骨,將保留的帶有部分橈側皮膚軟組織的原位拇指指骨插入到漂浮指的骨膜下腔隙內,形成新的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