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培養高財商的男孩(1)(1 / 3)

相對女孩而言,一般的男孩花錢大手大腳,不善於計劃開支。久而久之,這些男孩會產生對金錢的依賴性,失去自己應有的能力。所以,給男孩上一堂理財課是刻不容緩的。作為男孩的媽媽,你除了盡力供給男孩一個健康的生活外,更應幫助男孩建立健康的金錢觀,培養一個經濟上有責任感的男子漢。在日常生活中男孩常常會接觸到錢,媽媽必須讓男孩學會如何合理用錢,讓男孩養成節儉的習慣,這樣才有利於男孩及早形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1.別把男孩慣成“敗家子”

現在,很多男孩不懂得節儉,亂花錢、隨意浪費的現象相當嚴重。很多男孩拿著壓歲錢請客、送禮、聚會、K歌,這些男孩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比闊氣讓人吃驚。一位正在上初二的男孩寒假過後,剛一開學就頻繁參加同學的聚餐,近2000多元壓歲錢全部花光。當父母責備他亂花錢時,他振振有詞地說:“我們班同學家境都太一般化了,同學聚會隻能AA製。鄰班的同學聚會才榮耀呢,有個哥們的爸爸是大款,人家自己掏腰包請同學吃了一頓大餐。”現在的男孩子不會掙錢,卻越來越會花錢,而且絲毫不體諒父母的辛苦,這種現象不能不引起媽媽們的深思。

不過,男孩出現亂花錢的惡習,和父母也有關係,尤其是媽媽們的溺愛。很多媽媽愛孩子,對孩子的愛甚至喪失了理智,尤其在孩子之間的攀比熱潮中,媽媽們幾乎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兒子要名牌運動服時,媽媽就省吃儉用以滿足孩子的願望,她們說是為了兒子;兒子要買賽車時,媽媽說同學都有不能委屈自己的兒子;兒子考取了好成績時,媽媽們更會高興地傾囊而出,給兒子物質獎勵……

“為了兒子”好像成了一些媽媽們生活的唯一宗旨,似乎生活的意義就是為了兒子。這樣的教育結果是:男孩花錢大手大腳,從不會計劃開支。久而久之,這些男孩還會產生對金錢的依賴性,失去自己應有的能力。有關調查表明,在所有未成年犯罪案例中,他們犯罪前的零花錢越多,去遊戲廳、網吧、歌舞廳等“少兒不宜”場所的比率就越高。這些男孩中因搶劫、盜竊等與錢有關的罪行、鋃鐺入獄的占到全部未成年犯罪的70%以上。這些男孩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從小沒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沒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一位媽媽在痛心地反思自己對男孩的教育時說道:“我兒子現在好吃懶做,成績不理想,喜歡上網玩遊戲,在高檔商場花錢如流水……導致這些壞現象的原因都是金錢,都是金錢惹的禍。”可見,杜絕男孩亂花錢的習慣,引導他正確使用金錢,是媽媽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否則,你的兒子隻能淪為一個“敗家子”。

一對年輕的媽媽帶著剛上二年級的兒子去逛街。在一個繁華的路口,有一位老奶奶正在賣報紙。媽媽從口袋裏掏出5元錢交給男孩,讓他去買10份報紙。男孩買回晚報,媽媽跟他商量:按原價把報紙賣出去,看看我們能不能很快賣完。男孩在媽媽的支持與幫助下,費了很長時間才把10份晚報賣出去。之後,媽媽讓兒子去問賣報的老奶奶,一份報紙能賺多少錢。孩子從老奶奶那裏知道,賣一份報紙隻能賺幾分錢。他算了一筆賬,花了這麼長時間才能賺幾毛錢,而且要費很多辛苦和時間。“媽媽,我以後可不能隨便花錢了,掙錢太不容易了。”媽媽肯定了兒子的想法,及時表揚了他。後來這個男孩在生活中非常節儉。

上例中的媽媽經過認真思考,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方法,讓男孩明白了賺錢的不易,她是男孩最好的老師啊。

男孩亂花錢,一方麵是各種廣告拚命地宣傳吃好、穿好、用好,刺激孩子進行盲目消費;另一方麵,父母出於疼愛“獨苗苗”,遷就男孩的各種行為,也導致他亂花錢。有時媽媽自身也會產生不合理的消費心理——攀比、從眾、追時髦、喜新厭舊等。時代在變,人們的消費觀念確實應該跟著改變。隨著生活的不斷富裕,人們吃得更有營養,穿得更美,用得更可心,這是應該提倡的,但盲目花錢、隨便浪費,永遠都是壞事情。

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各不相同,如何對男孩進行金錢教育呢,這就需要媽媽多用心思考了,不過有以下三條原則可以供媽媽們參考:首先,高效益地使用金錢,合理消費,用所當用;其次,有利於孩子的發展,有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質、身體、心理、文化素質等;最後,杜絕奢侈浪費、享樂主義。

媽媽幫助男孩克服亂花錢的習慣,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第一,引導男孩正確認識錢的意義。

讓男孩從小就懂得錢是什麼,錢是怎麼來的,怎樣正確地對待錢財。對於年齡較小的男孩,聯係實際生活進行講解,多引用一些事例。對於年齡大的男孩,可以就錢的問題進行討論。

第二,教育男孩學會花錢。

男孩的消費行為是由被動逐漸走向主動的。從小學低年級起,就教孩子買東西,如何用錢,如何找錢,如何選擇物有所值的商品。教孩子保管好錢,防止丟失、被盜。隨年級升高,讓男孩學會先認真思考再花錢,並逐漸養成習慣,避免盲目消費。另外,也可以采取讓男孩“一日當家”、“一周當家”、“記收支賬”等方法,讓他在實踐中學習理財,培養節儉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