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雖然有點長,但是你完全可以用晚飯後到睡覺這段時間把它背過。至於第三段,你也完全可以利用早晨的一點時間把它背好。明天上課之前,你再把全篇課文複習一下,我相信,你絕對是背得最流利的一個。”
軍軍按著媽媽的方法做了,果真很輕鬆地把全篇文章背下來了。
男孩往往更喜歡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事物,所以他們對枯燥的學習並不感興趣。而且,有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做事之前,男孩在做計劃方麵有一定的困難,尤其當他們麵對沉重的學習任務時,他們更不知道如何入手。所以,在這個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媽媽幫他們把學習任務分解成小塊,讓他們一點點去完成。
第二,把男孩的學習計劃公之於眾。
對於自控能力比較差的男孩,媽媽要幫助孩子做一個不是很長的學習計劃,如周計劃、月計劃等。
另外,媽媽要嚴格監督男孩學習計劃的落實。在這一點上,一位媽媽做得特別出色。
男孩的學習成績很差,老師幫他做了學習計劃,但他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習計劃形同廢紙。但是,當男孩的媽媽插手管理孩子的學習後,男孩竟然很輕易地把學習計劃堅持了下來。
老師很驚奇地向男孩的媽媽請教:“你是如何做到的?”
男孩的媽媽不好意思地說:“我以前戒過煙,我隻是用了心理學戒煙的一個方法。”
原來,在心理學上,常用一個奇怪的方法戒煙,即向家人或朋友公開宣布:“我要戒煙了!”這樣做,會起到一種強迫約束效果。當戒煙人忍不住又想吸煙時,馬上就會想到:別人都知道我戒煙了,我再吸煙,別人準會笑話我太沒出息或意誌薄弱。因此,他們往往會堅持一點、再堅持一點,直到煙癮消失。
男孩的媽媽對待孩子的學習計劃也是這樣做的,她先把兒子的學習計劃在家庭會議上公布,然後又把這個計劃告訴了男孩的所有老師和與男孩要好的一些同學。正如這位媽媽所料,男孩在“輿論”和“麵子”的壓力下,隻好把學習計劃堅持到底。
男孩往往更愛“麵子”,他們很看重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不僅僅是學習計劃,男孩的一切計劃,如讀書計劃、改正壞習慣計劃等,家長都可以把它們公之於眾。在眾人的注目下,男孩的進取心、表現欲等都會很大程度地被激發出來。
第三,讓男孩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美國,有一所奇怪的學校,它裏麵沒有“問題”孩子,連那些愛搗亂的男孩也很聽話。而且,這所學校的學生不管成績好壞,從來沒有出現過中途輟學的現象。
是什麼因素讓這所學校具有如此的魅力呢?
這所學校的校長表示,他們的秘密就是,在男孩陷入麻煩之前抓住他們的心。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擅長發現男孩的興趣點,並利用這個興趣點把他們留在校園裏,直到畢業。有一次,15個男孩麵臨輟學。他們不喜歡學習,也不喜歡運動,但是,老師幫他們弄了個錄音棚,他們很感興趣,於是這便成了他們做一切事情的精神動力。
除此之外,老師們幾乎對學生做了所有嚐試:跳舞、下棋、打籃球、水養栽培、機器人製作……他們做這一切的目的隻是為了讓孩子們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總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取得成功。
媽媽完全可以借鑒這所學校的做法,當你的男孩在學習方麵失去信心時,你不妨幫孩子把注意力轉移一下,教他下下棋、打打籃球等。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他做一切事情都會充滿激情。而接下來,媽媽需要做的就是,讓你的男孩相信,他一定會在這一領域有所作為。
男孩往往就是這樣,他渴望得到認可,他希望聽到“你是重要的”、“你會成功”……所以,媽媽與其整天對孩子講,“如果”、“當”你考上大學將如何如何,不如用事實讓你的男孩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2.把男孩培養成優等生
如果和那些為孩子學習而費盡心思的媽媽們見麵的話,我們會發現:小學生的媽媽以小學生的水平思考問題,初中生的媽媽們則以初中生的水平思考問題。所以有時候我們覺得那些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集中在孩子學習上的媽媽們實際上和孩子是同級生。
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算,王女士現在是初中一年級。以前,因為小兒子上麵有哥哥,所以王女士對小兒子稍微不那麼上心,現在大兒子已經不在家裏住了,王女士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上初一的小兒子身上,以致她的生活節奏也和小兒子的一樣。
後來,獨自在家的小兒子成了“獨生子”,王女士和小兒子所有的生活節奏都一樣,隨時保持著同步的行動。小兒子起床時,她也起床;小兒子睡覺時,她也回到床上。王女士腦子裏的一天時間表也總是跟隨小兒子的步調製定實施的。所以,孩子在家時,不用說吃飯了,就連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都跟王女士是完全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