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和上街購物等日常事務都主要是在孩子上學的那段時間完成的,還有就是孩子回家之後。如果到了上輔導班的時間,王女士就開車帶他去,等課結束時再接他回來。孩子學習時,她也一樣學習;孩子做完數學題,她也一起給他打分。
文化生活也是完全一樣的結構。無論是孩子去看話劇,還是去聽歌劇,所有的文化生活也總是在一起的。這樣的文化生活全都是為了孩子而準備的。由於和孩子達成了一致意見,所以同去也沒覺得有什麼不自然。
孩子升上初中後就漸漸減少了以拓寬其見識麵為目的文化生活次數。但其實那樣的活動很有益。即使要讓其暫時放下學習,但兩個人一起行動,像朋友一樣度過快樂時光也是很寶貴的。
生活節奏向孩子看齊了,甚至公休日去蒸桑拿的時間段也變得一致。那是因為在公休日孩子也不是那麼容易抽出時間來一起去大眾澡堂悠閑地享受桑拿。臨近考試時,王女士就更加大了和孩子的緊密程度,做到一天24小時都完全一致:一起製定考試時間表,一起看教材和參考書,一起解題,一起看錄像帶,甚至一起變得呼吸緊張。或許因為這個,王女士和孩子同時做試卷的話就會得到很相近的分數,不論是期中還是期末的考卷,結果都是一樣的。
王女士就如同是“馬拉鬆”賽跑時,為了幫助參賽的選手取得優勝而跟著一起使勁兒跑的助跑人。助跑的人犧牲自身,隻是希望起到幫助有希望獲勝的選手保持信念一直向前的作用,媽媽對男孩的教育作用就是如此。
有的媽媽在孩子考試的時間臨近時會發出這樣的感歎:“不知到底是誰考試?”有時候太辛苦,太累,王女士也同樣會發牢騷。但一想到和孩子一起學習的效果,王女士就會重新下定決心。並且,不管媽媽的生活節奏與孩子如何一致,媽媽也決不會像孩子那樣辛苦、疲憊。媽媽在孩子上學時還有讓頭腦休息的時間,但孩子卻要一整天都保持精神緊張。
與讓男孩獨自負擔學習相比,如果媽媽能和男孩生活節奏保持一致並一起學習的話,男孩對學習就會變得很積極。那是因為在枯燥艱難的理解過程中,媽媽的陪伴本身就是對男孩很大的鼓勵。那些隻知道嚷嚷並強製要求男孩學習的媽媽們,想把其兒子培養成為優等生是很難的。學習這條路真的是很枯燥、很痛苦的“苦行路”,媽媽首先要看到這樣的事實,然後再幫助孩子克服困難。這才是明智的做法。
就像媽媽們自己經曆過的那樣,學習是忍受痛苦的了不起過程,即使是那些說“學習很有意思”的男孩們自己也得忍受,忍受本身除了巨大的痛苦什麼也沒有。在這艱難的過程裏,媽媽們能和男孩一起奮鬥,分擔男孩們沉重的包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援助了。
與媽媽一起學習是很有效率的學習方法的確是事實。不久前,某地方高中學生們的自習事件即證明了這一點。事情是這樣的:在又亂又吵的高中自習課上,讓家長而不是老師來監督,孩子的不滿一下子就沒有了,學習氣氛也得到相當的好轉。連高中生都是這樣,就不用說小學、初中生了。
就像並不是所有的媽媽自身上學時都是優等生一樣,我們也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孩子都成為優等生。所以,真想把男孩培養成為優等生的話,就要從媽媽下定決心變成孩子的同級生開始。
3.媽媽是男孩最好的老師
過去,媽媽教男孩知識大體上限定在幼兒期。一般男孩長大後,指導男孩的學習便轉成了學校教師或者輔導班講師的責任,但是直到最近,這種風氣正在慢慢地改變。那可能是因為再沒有像媽媽一樣好的老師了,所以,明智的媽媽就不要作繭自縛,把自己定位為照顧男孩的保姆,而是一定要加入到男孩的學習中去進行指導,像老師一樣,毫不猶豫地指出問題。
媽媽無需擔心不具備指導孩子的能力該怎麼教男孩,因為指導男孩不是隻有知道了所有的教學內容才能做好的事。我們隻要擁有做媽媽的心意就夠了。
有的媽媽指導男孩學習時,往往依賴的就是習題集子。她們幾乎沒有直接解答的能力,但通過習題集掌握容易錯的題目類型然後指導男孩集中學習卻多少能起到作用。並且,最近出現的習題集很多都附有正確的詳細的答案,使得媽媽們教男孩變得很便利。
所以,遇到數學就讓男孩解答完問題後對答案,檢查出錯誤的地方後再進行那一部分的理論學習。並且,要記住必須讓男孩自己解答,隻有這樣才能讓孩子逐步接近正確答案。有需要的話還可以改變題目的數字,讓孩子反複解答。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得出正確的答案的男孩反而會說這個過程很有意思,一點兒都不無聊。
舉個例子,如果是對數學部分特薄弱的男孩,隻要通過這種方式反複學習後,不到幾個月就會相當自信。在此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試題本和答案本不要都讓孩子一個人保存。答案本一定要由媽媽保管,隻有這樣才能取得利用試題本進行學習的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