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媽媽如何當好男孩的老師(6)(1 / 3)

那麼,媽媽怎樣做才是真正尊重男孩的隱私呢?首先,在生活中,媽媽要密切注意孩子在態度和行為上的細微變化。當孩子希望自己的房間沒有人打擾時,媽媽就不要隨便進入;當孩子希望擁有記錄自己秘密的日記本時,媽媽就不要偷看。其實,當媽媽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去尊重孩子,孩子也同樣會尊重媽媽,從而把媽媽當成他的好朋友。當他們遇到什麼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時候,才有可能主動向媽媽談起。另外,當媽媽需要進入孩子的房間時,應該敲門,並禮貌地問他:“我可以進來嗎?”當孩子寫日記或者寫信時,如果媽媽想看,必須經過孩子的允許。媽媽可以說:“孩子,在寫什麼呢?媽媽可以看看嗎?”當媽媽想幫助孩子收拾房間、書桌或者書包時,最好讓孩子知道。媽媽應該說:“讓媽媽幫你收拾,你看好嗎?”

第五,媽媽對男孩濫用表揚。

現在很多媽媽都知道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她們常常把表揚孩子的話掛在嘴邊。這樣做,對於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非常有幫助,但與此同時,太多的表揚則會使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

一個9歲的小男孩,能言善辯,見多識廣,他的媽媽經常在人前人後誇孩子聰明,所以他在別的同學麵前總是很驕傲。一次,老師讓他回答問題,由於他沒有注意聽課而沒有回答上來,因此老師很自然地說了他兩句。就因為這件事,他難過得要命,說什麼也不想再去學校上學了。後來,經過老師耐心反複的勸導,他才放下了思想包袱。媽媽的表揚,切記不能濫用。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作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另外,媽媽在表揚孩子時一定要具體地、明確地指出孩子哪裏做得好。

一個小男孩拿著一幅他剛完成的畫作讓媽媽看,媽媽認真地看了一會兒對他說:“你的小鳥畫得真細致,花的顏色也很鮮豔,整幅畫看起來非常協調!”說完,媽媽還在認真地欣賞,一會兒又對兒子說:“天空中還有一塊空白,如果你在那兒添點什麼,這幅畫就更完整啦!”兒子聽了媽媽的話又高興地畫了起來。這位媽媽的聰明之處在於,明確說明孩子什麼地方值得表揚,並且為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這樣,孩子會因為媽媽的表揚而受到鼓舞,同時媽媽指出的不足也讓孩子確立了新的目標,並使她逐步明白:隻有不滿足現狀、不斷超越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第六,媽媽把自己塑造成犧牲者的形象。

“孩子,自從有了你,媽媽從來沒有好好地看過一次電影。”“要不是因為你,媽媽現在可能早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了。”“因為你,媽媽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這些都是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的話,一些媽媽經常把自己塑造成犧牲者的形象,想以此來打動孩子,引起孩子的可憐,從而讓孩子聽話。

有時,媽媽的這種辦法確實能使孩子聽話。但是,如果媽媽經常性地對孩子說這樣的話,卻會使孩子產生一種罪惡感,而一個有罪惡感的人往往會采用自暴自棄的方法來度過一生。

第七,媽媽喜歡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

飛飛的媽媽一說起兒子就特別激動,“我們做父母的為了什麼?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可兒子就不給我們爭氣。你看,我們同事的孩子,比他還小一歲,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別人行,為什麼我們家兒子就是不行呢?”

每當飛飛聽到媽媽這樣說時,他就一肚子委屈,他經常偷偷地在日記裏這樣寫道:“從記事起,媽媽就不斷地拿別人和我比,看到別的孩子畫畫畫得好,她就說我沒出息,讓我也學畫畫;看到別的孩子小提琴拉得好,她又讓我學小提琴……一年之內,我學了將近五種特長,結果什麼也沒學會。為什麼媽媽總能看到別的孩子的優點,就是看不到我的優點呢?”

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男孩是完全一樣的,每一個男孩都有自己相應的優點和缺點,能力和特長也各不相同。媽媽們總是拿別的男孩的優點和自己的男孩相比,會使男孩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巨大的傷害,很可能會使男孩變得萎靡不振,從此消極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