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創新的UGC模式實現大數據收集、分析和預測,車托幫將傳統行業“以數據為中心”轉變為移動互聯網的“以用戶為中心”,徹底顛覆產品的純“工具”屬性。關恒介紹說:“車托幫定位為社會化導航應用程序,不僅有傳統的導航方式,還更多的突出車主社交的功能,在車托幫的地圖上,可以看到你好友的位置、行進路線和軌跡,這樣當我們要約到一個什麼地方見麵,很方便地就能看到你。”
另外在導航路線的算法上,車托幫首創了經驗路線規劃算法,基於大數據分析,根據曆史交通情況結合當前路況推測未來路況,提供更加準確的行駛時間預測,為用戶規劃最靠譜的行駛路線。
春節前夕,車托幫發起了“春節回家心花路放”專題活動,在更新發布的賀歲版中添加了春節紅包任務係統,用遊戲化、社會化的方式發動大家拍照上報路況。春節期間車托幫App總共收集了超過15萬高速路況實時信息,成功積累了全國高速公路路況實景照片,彌補了傳統導航應用在高速實時路況信息方麵的缺失,也為今後春節期間高速路出行提供了調研和參考的數據。
構建互聯網汽車生態係統
在“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時候,汽車產業也不可避免地被互聯網創業者四麵包抄,汽車行業內部也在努力尋找向外突圍的方法和路徑,互聯網汽車生態係統在雙方的共同推動下初現規模。
“整個汽車行業正在麵臨著半個世紀以來最大的一次變化,互聯網思維正在進入到這個行業,傳統汽車行業的從業人員在想著怎麼能學習用互聯網思維來改變自己傳統的做法,提高產值或效率。同時很多互聯網人在衝進汽車行業,也需要去多了解汽車這樣一個產業鏈很長、很重的一個行業。”關恒補充道,“截至去年12月底有76起跟互聯網汽車相關的投資事件發生,其中有36起是跟智能出行相關的,大概有16個是跟汽車後市場服務相關,有10個跟二手車交易相關。” 互聯網汽車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在互聯網的邏輯裏,用戶是實現一切目標的前提。車托幫在應用端積累了超過2500萬用戶,並且通過社交方式不斷擴大用戶數量。由於出行應用高頻使用的特性,車托幫的用戶活躍度極高,且用戶中車主比例超過九成。
春節期間車托幫App總共收集了超過15萬高速路況實時信息,成功積累了全國高速公路路況實景照片。
車托幫以開放的態度迎接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車托幫想從最底層的事情做起,最落地的事情就是提供一個開放的SDK,把我們的地圖、導航、路況信息等等開放給所有的合作夥伴。在整個生態係統上,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合作夥伴,無論是拚車,還是洗車、陪練、保養、維修,包括新車二手車交易等等,所有這些能結合在一起去做。”關恒還向記者透露,車托幫也在與整車廠商、車機廠商、汽車經銷商等溝通,共同找尋適合互聯網汽車生態係統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