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渠道解決實習經費不足問題
教育部的《關於全麵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幹意見》中明確提出了“新增生均撥款優先投入實踐育人工作,新增教學經費優先用於實踐教學。”這表明國家從政策上明確支持加大實習經費的投入。也可積極和實習單位合作,保證每年輸送生源到實習單位實習,推薦優秀畢業生到其單位就業,以此讓實習單位給旅遊院校直接讚助實習經費或設立獎學金等,與實習單位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給予學生實習提供必要的優惠等等。當然,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也可讓學生自主擔負部分實習費用的支出,以減輕校方實習經費不足的壓力。
3、深入建設校內和校外的實習基地
不少旅遊院校雖然對外宣傳有幾十家實習基地,但多是曾經合作過或者合作流於形式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實習基地。對校內實習基地而言,不能僅是老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老師傳授實踐技能的地點。在這方麵,上海師範大學旅遊學院和華僑大學旅遊學院的校內實訓基地都堪稱國內旅遊院校學習的典範。如華僑大學的可濃主題服務實驗室完全是改變了傳統的教師示範、學生模仿的實驗教學方式。而是以學生為主導,采取項目運營的全新實習機製,推動學生全程介入項目策劃、開題論證、實驗進行、成果總結等係統的實驗流程,並以實驗中心所建立起的全真環境進行開放性實驗,以市場的接受度直接檢驗學生的實驗成果,從而實現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綜合培養的目標。對校外實習基地而言,要深化合作層次,僅僅停留在接收實習、參觀學習和講座上的合作是無法保證實習質量的。因此校企雙方要真正實質合作,互相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如企業提供實踐平台,讓老師參與企業問題科研,讓學生實習實現從技能操作到管理實踐過渡,體現出老師和學生應有的價值,實現校企雙方的合作從博弈關係轉移到雙贏關係上。
參考文獻:
[1] 陳壹華,廖素娟.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8)
[2] 王淑娟,宋惠敏.構建校企合作機製,提高旅遊人才培養質量[J],企業研究,2010(14)
[3]劉宏盈,張娟.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江西農業學報,2009(10)
[4]曾小彬.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10(3)
作者簡介:伍進(1972.10-),男,漢族,廣西陸川人,副教授,單位:桂林理工大學旅遊學院,研究方向:旅遊企業管理及旅遊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