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問題探討
文化論壇
作者:伍進
摘要: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際能力,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分析了當前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從統一實踐教學標準、多渠道解決實習經費不足和深入建設校內、校外的實踐基地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實踐基地
2012年教育部頒布《關於全麵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幹意見》,把人才培養作為提高質量的首要工作。指出要強化實踐育人環節,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結合各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分類製訂實踐教學標準,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提高實驗、實習實訓、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旅遊管理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實踐教學環節在其人才培養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實踐教學效果如何直接影響著旅遊人才培養的質量高低。因此,探討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模式十分迫切。
一、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實踐教學標準不統一
有的旅遊院校是統一組織生產實習,但也有的旅遊院校是讓學生自行聯係生產實習。實習單位的分散導致很難對學生的實習做到統一規範。即使是同樣在酒店實習,因酒店管理水平的高低不同,對學生來生產實習的認識不同,校方也難以向酒店提出要推行統一的實習教學規範和標準。這勢必造成學生生產實習的目標不明確,隻知道要學習工作技能,但不知道在酒店實習一定要掌握哪些具體技能,自己目前所學的技能是否達到了實踐標準等。
2、實踐教學經費普遍不足
依據學校的不同,各校下撥的實踐經費應有不同。但外出實習普遍是每位學生5-10元一天。這些費用落實到具體外出實習中要承擔景區門票費、講座費、住宿費,有的甚至還要承擔交通費等,可見實踐經費是嚴重短缺的。在物價普遍上漲的時代,不少高校的實踐經費卻是多年來從未上調,顯然這是不合理的。如有的旅遊院校原來設計的實踐教學體係是一年級認識實習(2周)、二年級專業調查實習(2周)、三年級生產實習(半年)和專業研究實習(2周),四年級畢業實習,因為實習經費問題不足,隻好取消了專業研究實習這環節,同時2周的認識實習和專業調查實習也大為簡化,最多外出現場3-4天。實踐環節的壓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習質量。
3、實踐教學形式單一
不少學生覺得旅遊類的實習多為走馬觀花的參觀酒店或景區,聽下講座,發下問卷,學習下最基層的旅遊企業技能,這就是旅遊專業實習的全部。這一方麵原因有可能是教師自身缺乏實踐經驗,不能對實習做深入的要求;另一方麵也反映了校方缺乏校內實習基地或者是與校外實習基地合作不深入。尤其是當校外實習單位把實習生當成廉價勞動力來使用時,就注定了實習生實習工作內容的單一枯燥。
二、對實踐教學問題的建議
1、改革實踐教學體係,製訂實踐教學標準
隨著旅遊業的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需求大量的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旅遊人才。而目前學校的教育普遍滯後於市場需求,現有的實踐教學內容陳舊。再有,教師缺乏業界工作經驗,所傳授的實踐知識大多不能及時體現業界的發展趨勢及技術流程,為此應及時更新現有的實踐體係內容,以新的信息技術引領實踐教學,鼓勵教師到先進的旅遊企業去掛職,了解旅遊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現狀。同時,對實踐教學標準進行統一的規範,出台專門的實習教材或實習指導手冊,做到讓學生實習前就明確和量化每個實習階段應達到的目標和要求及效果、考核方式等,從實習過程中嚴格把控,真正幫助學生通過實習提高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