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國內一些大型劇院的經營管理模式研究現狀
隨著文化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入,劇院的經營管理方式經曆了以下幾種發展變化:
在國有文藝院團可持續發展研究模式方麵,辛寧在《劇場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探析》中指出,目前,國內劇院的經營管理模式主要有政府經營管理模式、委托經營管理模式、合作經營管理模式和顧問經營管理模式四種模式。
在院團建設和管理策略方麵,趙德增的《關於劇場建設與管理的探討》結合劇場管理應用的實際,指出目前劇場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誤區,提出劇場管理人員參與劇場建設的必要性,並提出了劇場建設要向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隨著經濟體製的改革,劇場的壟斷經營逐漸被打破,劇場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現狀競爭日益激烈,麵對存在諸多問題,提出了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打造品牌經營的商業模式,實現產業鏈經營的商業模式,注重營銷策略的商業模式,注重人才培養的策略等建設可持續發展劇場策略。
在各地市藝術表演團體的改革經驗探討方麵,張德英在《福建人民藝術劇院創新藝術管理模式初探》中指出,福建人民藝術劇院加強科學管理,強化製度建設。在人員管理上除院領導由省文化廳聘用外,所有人員實行全員聘任製,全部簽訂聘用合同。在劇目生產運作和成本控製上,加大推行項目製作人製,健全財務管理製度,為拓展市場,發展藝術生產和完善經營管理製度奠定基礎。在分配製度上,拉開檔次,優勞優酬。實施精品戰略,抓好生產演出。發揮地域優勢,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
在藝術表演團體與市場、政府之間的關係方麵,馬敏、杜芳在《中國文化體製改革的進程評估及其發展方向—以藝術表演團體為中心的觀察》中指出,藝術表演團體的改革與市場、政府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係,政府是藝術表演團體體製改革的直接推動者,而市場化是藝術表演團體改革的必走之路。周建平在《新時期中國文藝管理體製研究》中也係統闡述了上海文廣係統有兩個引人注目的製度性創新舉措:一是將部分文藝院團委托文廣集團下屬的一些實管理;二是將新聞傳媒實體從文廣局剝離,組建文廣集團。這兩個舉措盡管是政府部門調控包辦的產物,不是市場經營的主體選擇的結果,但卻比較切合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時期的實際。在目前文化市場發育不夠完善的情況下,通過媒體和院團之間的合作,為院團改革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是較為有利的措施。
參考文獻:
[1]張哲.《文化體製改革下劇場管理模式研究——上海市劇場運營和管理情況調研》.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10.
[2]辛寧.《劇場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探析》.現代商業,2012.
[3]王德玲.《論藝術管理的創新及其管理模式研究》.中國外資,2012.
[4]張蓓,黃海燕,方春妮.《上海體育場館的經營與管理創新——借鑒上海大劇院經驗》.體育科研,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