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進產學協作辦學
一方麵,製定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穩固的校外實習基地。穩定的實習場所為學生在實踐中鞏固和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行業和企業需共同參與到實踐教學環節的製定和設計,使其更具有針對性。建立包括企業專家骨幹參與的教學指導委員會以探索靈活多樣的培養模式。另一方麵,樹立為企業服務的思想。可選派優秀教師定期為企業進行培訓,承擔營銷管理方麵的策劃。這樣在服務企業的同時,既鍛煉了自身素養又豐富了教學案例。產學協作能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資源的效益,使得學校與市場、生產的結合更加緊密。學生在實踐中能逐步培養應有的職業道德,鍛煉職業能力,充分體現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產學協作辦學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經之路。
五、立體化教材建設
開發專業應用性立體化教材需按照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及工商管理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的要求。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材編寫,一方麵要突出基礎知識,理論闡述以應用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另一方麵,注重實踐性。教材應體現工商管理應用性、綜合性的特點,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整個教材體係以應用分析與實踐教學為主,使教材既是學習理論的參考書,便於教師使用和學生學習;同時,又是學生工作中的操作指南,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中發揮作用。工商管理專業的各科教材在內容安排和體係上既要有機聯係、相互銜接義要保持各自的獨立性。尤其對管理實踐教材的編寫,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緊密聯係實際,注重時效性,及時進行必要的修訂,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六、建立有效的調控係統
在製訂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中,因為製定方案的時效性及局限性,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需要根據情況做出必要的調整。從長遠來看,有效的調控機製保證了模式的不斷優化與專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調控係統的有效運行要求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有相應的教育研究項日支持。如建立畢業生追蹤調查與信息反饋製度,地方和區域行業人才需求走訪與問卷調查製度,專業教育指導和質量評估委員會定期例會與定期評估指導製度等。建立合理的調控係統對於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的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呂吉宏.中外高等商科教育模式優化的實踐考察與比較.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02)
[2]蔣團標.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新構建.賀州學院學報,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