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旅遊飲食服務業會計”課程整體教學模式探索(1 / 1)

淺析“旅遊飲食服務業會計”課程整體教學模式探索

文化論壇

作者:章嬋君

摘要:根據現代高職教育理念,在尊重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上,我們在開展教學時應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形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融“教、學、做”為一體,在建構理論的指導下,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通過對《旅遊飲食服務業會計》課程的專業化、企業化的教學的嚐試,探索適合該專業教學模式。

關鍵詞:旅遊飲食服務業會計酒店管理專業

目前《旅遊飲食服務業會計》以教師的理論講授為主體,突出知識目標以知識係統為導向以提問、課堂活動、習題為訓練方式;缺少企業要素;缺乏學習滲透、遷移能力。下麵是我對《旅遊飲食服務業會計》課程整體教學模式一些探索。

一、學生特點分析

酒店管理專業是高中起點三年製高職班,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較高,學習能力較強,願意參與,喜歡將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課堂,並且該專業學生在校學習兩年之後到酒店或旅行社參加為期一年的綜合實習與頂崗實習,針對以上特點,並結合酒店管理專業所麵向的崗位群,在做課程設計時項目訓練符合行業實際,以職業活動為導向,重點強化了技能的訓練,突出能力目標,課堂訓練時能夠保證人人都有訓練的機會,並且以小組訓練的方式培養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及職業道德的素質目標。

二、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按照“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目標,遵照戴士弘教授的“6+2”課改原則,並結合酒店管理專業所麵向的崗位群,該門課程設計了課上和課下兩個並行項目,符合酒店和旅行社行業實際,以職業活動為導向,重點強化了技能的訓練,突出能力目標,不同於本科的理論研究教育;課堂訓練時以實際企業為載體,同學是企業的員工,並且每人都有相應的崗位,能夠保證人人都有訓練的機會,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熟練的職業技能,係統的應用知識和持續發展能力。

三、教學改革內容

1、教學目標設計:

能力目標:能夠根據旅行社和酒店發生的經濟業務區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及利潤業務;夠根據現金及支票收取要求和規範、各種銀行卡特征及風險防範注意事項、禮儀知識、安全知識、法律知識進行酒店收銀核算。

素質目標:學生具有較強的旅遊飲食服務業從業職業道德;學生具有熱愛會計本職工作、安心會計本職工作和樂於會計本職工作的精神;學生具有對待會計工作的責任感,會計職責的履行,正確的榮譽觀;學生具有遵紀守法、保守機密、清正廉潔和自警自律的旅遊會計職業的紀律。

2、教學項目設計

按照培養目標,依據課程內容設計能力訓練項目,設計課上和課下兩個並行項目,課上的子項目設計從易到難、循序漸進、項目與項目間具有層層遞進的關係,即第二個項目的完成需要用到第一個項目的知識、能力、成果,一環扣一環,最後形成一個貫穿的項目。能力訓練項目設計時配套引用以下酒店的實際案例,整個課程的能力目標訓練將圍繞著這些案例展開。

四、考核方案設計

1、課程考核總體要求

《旅遊飲食服務業會計》課程考核方案按照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考核計劃實施,具體分過程評價、和期末評價二部分,即:學期教學評價=過程評價(60%)++期末評價(40%)。過程評價:60%,主要包括課堂訓練參與度、小組協作、作業、課堂紀律與出勤;期末評價:40%,通過試卷測驗,以筆試形式完成。

2、課程考核內容與比例

參考文獻:

[1]侯穎.旅遊企業會計[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2]鄒廣嚴.關於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若幹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