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新形勢下改革水資源行政管理的探討
文化論壇
作者:黃吉峰 李春蘭 馬新國
摘要:水資源問題用係統的觀點來看,可以分為工程體係問題和行政管理體係問題。水資源的工程體係問題包括水源、水調度、水土保持、水汙染治理、防洪排澇等工程的規模是否適度、布局是否合理、利用效率是否高效等;水資源的行政管理體係問題包括行政管理體製是否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管理職能的確定是否符合科學合理和適應性的要求、管理手段是否先進有效、管理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筆者就如何改革水資源行政管理問題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僅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水資源行政管理改革構想與思路
1.問題的分析
1.1管理觀念問題首先對管理落後的認識不足。
1.2行政體製問題由於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縱向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權益,橫向涉及水利、農業、建設和環保等部門的權益,尤其在流域管理和城市水務管理問題上矛盾更為突出。
1.3管理職能問題管理上仍然存在嚴重的“越位”和“缺位”現象。
2.改革的分析
2.1改革目標的分析水資源行政管理改革必須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為基本原則,以建立水市場為中心,把行政管理體製及其運行機製的改革作為重點,以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最終實現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包括:①加快水法、節水法等水法規體係的建設;②在明確水權的基礎上,建立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機構;結合城市供水及水處理市場的對外開放形勢,積極推行城市水務一體化管理;③以水價政策改革為契機,建立和完善水市場規製體係;④啟動水利資產管理運行機製,提高水利建設融資和水利國有資產增值保值能力。
2.2改革動力與阻力的分析
2.2.1改革的動力。改革的動力一方麵是利益的驅動,另一方麵是現實的需要。
①客觀形式的需要。②履行職責的需要。
2.2.2改革的阻力。水資源行政管理改革的阻力,一方麵來自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麵來自傳統觀念的束縛和習慣勢力的製約。
隻注重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而忽視了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由於人們對水資源危機的認識不足,同時又由於改革的道路是艱難而曲折的,需要社會以及個人付出一定代價,因此,舊觀念的束縛對改革是一種無形障礙。同時,習慣勢力的影響也對改革形成阻礙。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人們通常認為水利是福利事業,理應由國家投資和無償用水和排汙。在這樣一種思維定式下,要想確立新的水資源觀念、水市場觀念,其難度是顯而易見的。
3.改革的構想
3.1行政體製改革水資源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總體思路是:以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和城市水務一體化管理為突破口,構建現代水資源行政管理體製,以保證政府職能係統效益最佳,保證中央、地方以及社會組織對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積極性的發揮。
3.1.1流域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設立流域管理委員會,其成員由中央政府代表、地方政府代表、用水戶代表、專家代表;委員會主席由選舉產生;流域委員會依法擁有對流域水資源的分配權,依法對流域水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實現流域水資源的優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