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創業團隊促進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相結合的研究(2 / 2)

學生來上大學的目的,是要實現從校園人向職業人的轉變。怎樣幫助學生實現這樣的轉變,需要指導學生讀好“無字的書”,即做中學,於是我們學院設立的第三、第四學期就有了與傳統學校的“四個不一樣”。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如同汽車製動的“防抱死”係統,理論與實踐在高頻率的往複中實現人才的培養目標。學院提出的工程教育原則是“麵對有差異的學生,設計有差異的課程,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是“寓個體培養於團隊培育之中”,這也是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三、以“創業團隊”為載體的實踐課的教改

教育最重要的是傳遞,包括傳遞不可編碼的經驗(隱性課程)、可編碼的知識(顯性課程)。我們要以嶄新的視角,立足於學院實際,充分考慮第三學期實踐教學、今後就業等因素,在課程設置過程中將社會需求與國家規定相結合,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地調整課程學時與難度,在保證課程設置滿足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要求的基礎上,突出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融合的課程設置特色。

在課程設計及實施過程中,要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抓住三個關鍵點:首先,要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第三要抓住“雙基”技能的培養。課程設置的核心,必須正確處理好兩大關係,即:師與生的關係、教與學的關係。課程改革的重點在於“把分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提前給學生下達任務書,預留問題、設疑問,課堂上想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調動學習團隊積極進行“搶分”。教師要把時間留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精講,起主導作用。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種課程,作為教育的一種手段和過程,作為培養健全、完整的學生的一種方式,在實施過程中注重發揮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不同教育功能,注重二者相結合、相協調,一定能良好地實現其任務目標。

參考文獻:

[1]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 現代教育科學,2004,(1).

[2] 郭昊龍.杜威: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J]. 現代教育科學,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