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做好群眾工作來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3.1提升素質,模範帶頭
尊重群眾,端正態度,彎下身子與群眾對話,站在群眾的角度為群眾考慮問題,化解群眾疑問並且服務於群眾。首先是提高領導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的政治素質,增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意識,牢記黨的宗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深刻理解群眾工作的實質、把握其基本內容,這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3]。其次,領導幹部要有責任意識,懂得奉獻,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將自己樹立成日常生活中的典範,始終走在群眾的前頭,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其三,群眾素質的提升也不容忽視,幫助他們學習國家政策與法規,讓他們體會到改革的春風,政策的福利,促使他們理解、支持並貫徹落實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3.2走入基層,辦點實事
重視公開公平的在基層選舉基層幹部,因為他們往往是最能聽到百姓心聲的人,他們在基層群眾中長大,最能站在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再用一批高素質的領導班子走進基層,站到群眾中間去才能體會民生聽到民聲感受民意,把政策用到實處,不再是紙上談兵。著力指導和改善民生,例如扶持創業、指導就業、調整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生產結構等,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帶領群眾向富裕的道路前進。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這樣才能聚攏民心,群眾全身心投入社會建設當中,促進社會和諧。
3.3規範體製,端正作風
一切領導幹部接受群眾的監督與考驗。信訪工作必須重視,這是群眾對領導工作的實時監督與反饋,是兩者溝通的橋梁。耐心聽取群眾意見,研究並采納群眾意見,有利緩解群眾與領導幹部的矛盾,依據群眾反饋的實際問題,製定符合國情符合民意的政策法規。一切信息做到公開透明,讓群眾了解國家工作的進行情況,避免群眾受到不法分子的煽動,不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做出危害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的事情。
4.總結
以做好群眾工作來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是很有必要的。社會發展的推動者就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失去了人民群眾,國家就是空殼,社會文明也將止步不前,群眾的團結與和諧是一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的根本。
參考文獻:
[1]程亞平.探討群眾工作新途徑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菏澤市黨的群眾工作調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8(5):195-196.
[2]殷慶言.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若幹思考[J].新視野,2011(4):51-53.
[3]李春華.關於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的幾點思考[J].理論導刊,2011(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