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鄉、村級培訓之我見
文化論壇
作者:劉麗
摘要:2008年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建設。由此,拉開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工作的全麵鋪開的序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隨著社會文化發展的日益需要,很快成為各地群眾文化的活動中心、輔導中心,對文化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發揮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給群眾帶來發家致富的法寶及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的這一職能?對各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管理員提出了能力和素質的要求。
關鍵詞: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管理員培訓
2006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學習班上要求:“發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基層服務點,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重要指示。現西秀區在上級的大力支持和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2009年底414個行政村都已配備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電腦1台,2010年元月西秀區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也完成安裝並投入正常運行。2011年全區7鄉8鎮2個郊區辦4個街道辦事處8個社區的共25個文化服務中心也全部完成了安裝和調試,設備的數量在逐年充實。現如何發揮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廣大群眾的職能,是目前各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工作者在思考的重要問題。
我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此項工作已經四年,根據我本人到各鄉鎮及村級點的培訓了解來看,發現目前我區各鄉鎮、村級點工作存在計算機專業技術知識匱乏這一突出問題。
還記得2010年第一次到鄉鎮去培訓,我寫了一個月的教案,培訓也是從電腦的基礎知識開始的,講著講著發現他們的眼神是那樣的茫然。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問了幾個主動來找我問問題的管理員,才發現他們大部分從未接觸過電腦。於是我再講課時,馬上改了方式,不再按教案去照搬,而是利用現場應有的資源:主機、鍵盤、鼠標等實物進行教學。
就拿開機而言,很多村級點的管理員叫直接不敢摸,讓他們學會開機後,最直接的就是播放光盤,手把手一步一步的,教會他們如何播放我刻錄下發的光盤。
慢慢的又教他們去找資源,這樣一天下來,也就隻會開關機、播放光盤、尋找資源、電腦的基本維護和安全防護意識。那天的教學教起來是很吃力,但是看到他們學會這幾樣最基本操作時臉上的喜悅,我的疲憊感消失了。
再後來陸續開展的培訓工作裏,我個人得出鄉鎮及村級點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的培訓工作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提高認識
讓各級管理員充分認識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服務宗旨:即利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整合中華民族幾千年保留下來的各種類型的文化信息資源精華,依托覆蓋全國的網絡傳輸係統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傳播先進文化,把優秀的文化傳送到城市社區、邊遠山區、邊防哨所等基層文化單位,實現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
通過共享工程的平台組織各類群眾文化活動,拓寬群眾授益麵,開展如讀書活動、電影觀賞、農村種植、養殖技術、外出務工知識等活動,滿足不同的群眾文化需求,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二、深入調查了解鄉鎮、村級點管理員知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