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會計師事務所誠信監管體製(2 / 2)

獨立原則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出具審計報告時應當在實質和形式上獨立於委托單位和與被審計單位有利益關係的機構。無論是實質上和形式上的獨立都是以誠信為前提的,尤其是實質上的獨立,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全過程中,無論是業務的承接、執行,還是審計報告的形成和提交,都必須依法辦事,獨立自主,不受其他任何機構、組織和個人的幹擾和影響,以客觀、公正的心態來發表審計意見。

2.客觀、公正原則中的誠信

客觀原則是指注冊會計師對有關事項的調查、判斷和意見的表述,應當基於客觀立場,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不摻雜個人主觀意願,也不為委托單位或第三者意見所左右。這裏的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的要求就是誠信問題。

3.專業勝任能力要求中的誠信

職業道德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禁止承接、從事本人本能勝任或不能按時完成的業務,其中誠信表現為注冊會計師要對委托人講信用、信譽,隨意承接、從事本人本能勝任或不能按時完成的業務是欺騙委托人的失信行為。

4.技術規範要求中的誠信

職業道德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不得對未來事項的可實現程度做出保證。注冊會計師能夠以客觀的態度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事實做出判斷並提出是否公允的反映意見。這一道德規範所蘊含的誠信品質表現為,注冊會計師的任何職業判斷都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5.對客戶的責任中的誠信

業務約定書中的按時按質完成委托任務是注冊會計師的承諾,在委托單位提供了必要條件的前提下,注冊會計師就必須恪守承諾;注冊會計師對於所掌握的委托單位的資料和信息,應當嚴格保守秘密。

6.對同行的責任中的誠信

會計師事務所之間應當公平競爭,相互尊重,團結合作,保持良好的工作關係,不詆毀同行,不損害同行利益,前任注冊會計師對後任注冊會計師的支持與合作等,都體現了會計師事務處通過誠信品質來創立自己在行業內部的職業信譽品牌。

(二)會計師事務所監管分析

會計師事務所監管是指對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監管和管理。由於注冊會計師職業的特殊性和不可或缺性,注冊會計師的監管始終是會計監管的重心。注冊會計師負有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公允性進行會計監管的重大責任,對注冊會計師的監管實質上是對會計監管的再監管。

會計師事務所監管體製目前在各個國家不盡相同,同一國家不同曆史時期也有差別,曾經出現過的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管模式有下述幾種:1、自我監管模式。注冊會計師行業通過行業協會來管理和控製各種事務。2、政府監管模式。政府設置專門的政府機構具體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各種事務實施管理和控製。3、獨立監管模式。由一個獨立於政府又獨立於行業協會的獨立機構具體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各種事務實施管理和控製。4、混合模式。包括:自我監管為主。政府參與模式;政府監管為主、自我監管為輔模式;獨立監管為主,政府監管和自我監管為輔模式。

目前,會計師事務所重利益輕質量的現象普遍存在,萬福生科的案例警醒著執業注冊會計師,提高風險意識,按照審計準則審慎執業,避開法律風險。財務造假行為對中國資本市場及投資者造成嚴重危害,近年來,我國已推出了許多與之相關的措施,專門對證券市場上出現的財務舞弊行為進行揭露和分析,這或許對那些舞弊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震懾作用。但歸根結底,我們必須通過不斷的整頓和監督來完善證券市場,建立和完善誠信監管體製,從而為廣大投資者塑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

參考文獻:

[1] 黃世忠,杜興強,張勝芳.市場、政府與會計監管[J].會計研究,2008(12)

[2] 張俊民,韓傳模.會計師事務所誠信評價[M].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5

[3] 梁湛業.反思萬福生科財務造假:要敬畏資本市場 [J].中國經濟周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