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民營企業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1 / 2)

淺談民營企業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

人力資源

作者:王亞新

摘要:我國民營企業的特殊經濟性質決定了它在吸引人才方麵具有先天的不足,加之次貸危機導致的全球性經濟危機,致使全球就業形勢雪上加霜,民營企業全麵開展職業生涯管理迫在眉睫,它不僅僅是幫助企業員工成長的手段。而且逐漸被企業看作一種特殊資產,企業的全麵成功與這一領域的成就息息相關職業生涯管理成為我國民營企業不得不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民營企業職業生涯職業生涯規劃

引言:我們正處在一個不斷改變的時代。在過去的20年間“,職業生涯”在人們的理解認識中有了翻天腹地的變化,它不是來自某一種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或技術,而是來自於外部環境,來自於整個社會和經濟環境。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需要做的是首先理解這種轉變;其次,才是在理念和技術上有所創新。

1.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概述

職業發展又稱職業計劃,職業生涯是以人的全麵發展為主要思想。始於20世紀60年代,90年代中從歐美傳入中國,最早對職業生涯係統研究的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施恩(E.H.Sichein)教授。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的工作經曆,特別是職業、職位的變遷及工作理想的實現過程。職業發展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活動它與工作分析、人力資源計劃、招聘與選拔、績效評估、培訓等有著密切聯係。

2.我國民營企業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及問題

在知識多元化、經濟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今天,人力資源早就被企業看作一種“特殊資產”,甚至比企業的固定資產還重要的資產,成為衡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於用人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就業問題已成為老百姓關注的大問題,再加上2008年下半年一場由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全球性經濟危機,致使全球就業形勢

雪上加霜,中國的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特別是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更是命懸一線。而有賴於這些企業生存的員工也在這場大風暴中岌岌自危,茫然惶恐。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探討“職業規劃”,尤其是探討中小型民營企業員工的“職業規劃”的意義就顯的尤為重要和迫切。

2.1 新進員工不能準確評估自己

自我評估是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的一個起始環節,評估得客觀全麵,是企業對新進員工科學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在自我分析這一環節中,必須清楚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自己,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什麼,自己的技能專長是什麼,自身的優勢弱點有哪些,機會、威脅有哪些,這是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就民營企業的現狀而言,新進員工自我認識分析還較為缺乏,未能從全麵的角度對自我進行客觀、準確地評價。這也造成新進員工在進行職業目標確定時,產生盲目自信或者失去信心妄自菲薄的心態,這些都不能使他們在主觀和客觀很好結合的基礎上進行職業目標的確定,從而導致企業不能準確的對新進員工進行職業生涯管理。

2.2新進員工對職業機會評估不足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新近員工的素質普遍較高,多數經過大學的專業學習,形成了一定的價值判斷。但在現實中,新進員工在進行職業目標選擇時,對企業裏的管理崗、技術崗等沒有深刻的認識和把握,不知自己適合做什麼工作,對職業選擇沒有堅定的信念,導致對職業目標選擇的偏移。事實上,任何一個新進員工的職業生涯都必須依附於一定的組織環境條件和資源,都必然受到一定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環境的影響。正是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得新進員工在對出現的職業機會進行評估的過程中,難以根據自身和職業情況進行匹配。

2.3對職業環境不熟悉

職業環境分析是職業生涯規劃和管理中特別重要的一個方麵。對職業信息與環境的了解與把握,是建立在豐富的社會實踐基礎之上的。但當前新進員工的社會實踐薄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新進員工整體缺乏對職業環境的關注與了解。

2.4缺乏職業指導

許多民營企業沒有提供完善的人才培養措施及職業生涯指導服務,新進員工對自己的職業前景很茫然。從新進員工的內在需求看,他們正處在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需要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生涯做出決策,對於自我定位、職業生涯路徑選擇、人生設計和規劃,單憑他們個人的經驗和能力是很難把握的,需要企業專門機構的人才測評和職業谘詢的幫助,需要有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人員的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