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強會計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牽製關係
業務部門的主要經營活動是提供商品、產品、勞務等。這些活動的結果是產生流轉稅的納稅基礎。因此,處理會計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有關納稅活動的前置關係時,應主要考慮流轉稅的問題。流轉稅的內部控製一般有一下內容:編製銷貨通知單、開票、收款、銷貨退回、明確費用的開支範圍,建立審批報銷製度、建立成本會計控製製度。
5.涉稅事項管理製度化
製度化的管理是現代企業的一個重要特征,稅收籌劃風險控製也離不開製度化管理這條路。
(1)納稅事項管理製度化。(2)納稅事項處理程序化、標準化。(3)納稅內部控製製度化。
6.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
納稅控製係統必須與企業組織機構相適應,即企業納稅預算是由若幹分級的預算組成的。每個預算代表一個分部、車間、科室或其他單位的納稅計劃。與此有關的納稅控製,也都是分單位進行的。這些單位作為責任部門,必須有十分明確的、由其控製的行動範圍。按其所負責任和控製範圍不同,通常把這些責任部門劃分為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成本中心是以達到最低成本為經營目標的一個組織單位;利潤中心是以獲得最大淨利為目標的一個組織單位;投資中心是以獲得最大的投資收益率為經營目標的一個組織單位。按企業的組織機構合理劃分責任部門,是進行納稅控製的必要前提。
7.考核、獎懲製度
考核製度是納稅控製係統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考核製度的主要內容有:(1)規定代表責任部門目標的一般尺度;(2)規定責任部門目標尺度的唯一解釋方法;(3)規定考核標準的計量方法;(4)規定采用的預算標準。
獎懲製度是維持納稅控製係統長期有效運行的重要因素。獎勵有貨幣獎勵和非貨幣獎勵兩種形式,如提升、加薪、表揚、獎金等。懲罰也會影響工作的努力程度,懲罰是一種負獎勵。規定明確的獎懲辦法,讓被考核的單位和人員明確業績與獎勵之間的關係,知道什麼樣的業績將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恰當的獎懲製度將引導被考核的單位和人員去約束自己的行為,盡可能爭取好的業績。獎懲製度是調動人們努力工作、以求實現企業總目標的有力手段。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稅法》,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
[2]蔡昌:《稅收籌劃—策略、技巧與運作》,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
[3]陳丙,洪棋福,張玉:《石油企業納稅籌劃的風險與防範》,《西南石油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4]範忠山,邱引珠:《企業稅務風險與化解》,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年。
[5]蓋地,周宇飛:《風險稅務籌劃決策方法探討》,《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