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財務管理製度不健全
財務管理在事業單位的經濟體製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缺乏相關的專業素質,崗位要求隻需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即可,導致財務會計的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其次很多財務管理人員仍然受到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缺乏必要的財務管理意識,對財務管理的監督力度不夠,經常會出現財務收支管理不規範、編製預算不合理等問題,對事業單位的經濟體製改革的順利進行有很大的影響。
3.事業單位經濟體製改革的對策
3.1以市場化改革為主要方向
當前我國的社會經濟體製正由計劃經濟體製向市場化經濟體製改革轉型,因此國家事業單位也應該順應新時期的市場化發展需求進行改革,遵守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事業單位的主要職能是為了組織、協調由市場資源配置失效的社會服務。對於一些逐漸由計劃經濟體製向市場經濟體製轉型的事業單位,應根據其具體的發展情況,加大相關的投資力度,從而增強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力。
3.2政事分開
傳統的事業單位主要實行的是高度集權製度,新時期下,應端正對當前事業單位的理解,明確事業單位的市場職能界限,注意將政府機構和事業組織單位各自的“政”的崗位職責,實行政事分開製度。首先應將政事機構和政事人員分開,使政府機構和各個事業單位的隸屬關係徹底解除。對於政府的主管部門不應該幹涉下級事業單位的具體事務,隻需要負責總體方向的宏觀調控管理即可。
3.3編製完善的預算製度
以市場化方向為改革向導的事業單位應加強預算管理,預算編製工作是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綜合性非常強,事業單位的各個部門應積極合作,在明確自身的實現目標的基礎上相互協調配合。預算編製管理人員應嚴格遵守預算相關的法律法規製定科學、合理的預算編製製度。首先,應合理預測公共事業和社會保障項目的成本,分離兩者之間的經費預算,具體的預算編製內容應由財務部、項目管理部以及項目組的相互討論與研究,並由督促部門具體核實情況後再定奪。
總之,新時期下對於國家事業單位經濟體製的改革首先應充分了解事業單位服務性、公益性以及知識密集的基本特征,分析當前事業單位體製管理過程存在的問題並進行具體分析,從而明確事業單位的改革方向,實行政事分開製度,完善預算編製製度,從而使事業單位經濟體製改革工作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黃恒學.中國事業管理體製改革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 楊道田.我國事業單位現狀、改革目標與途徑探析[J].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