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時期事業單位經濟體製改革探討(1 / 2)

新時期事業單位經濟體製改革探討

財經觀察

作者:鄧明順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和深入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形式下如何更好的讓事業單位發揮作用,成了新時期必須探討和重視的問題,尤其是對國家事業單位的經濟體製進行的改革。本文主要是以事業單位的特征為基本出發點,根據事業單位的經濟形式提出了新時期的改革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關鍵詞:新時期事業單位經濟體製改革探討

1.事業單位的特征

我國事業單位主要經曆的以下四個階段的曆程: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時期。②全麵建設社會主義時期。③文化大革命時期。④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經過長時間的曆史文化的沉澱,決定了我國事業單位的一些基本特征,主要體現在事業單位的服務性、公益性以及知識密集性三個方麵。

1.1服務性。服務性是國家事業單位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國家教育機構、國家的科學研究以及國家的衛生和文化機構是事業單位的主要基地,是保障國家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等得以正常運轉的社會服務體係,其主要功能是為了給人們提供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環境,運營的經費主要來源於國家財政事業。

1.2公益性。公益性主要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體製的要求以及事業單位職能共同決定的,其最大的特點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當前我國正處於計劃經濟體製像市場化經濟體製改革轉型的時期,大部分的社會資源配置都是由市場來操作運行的,然而有部分的基礎研究、市政管理以及教育等領域的服務和產品是無法通過市場來進行配置的,事業單位是以整個社會為服務對象,因此為了保障整個社會的正常運行,需要政府組織或者公共服務機構來從事市場無法配置的服務和產品的生產和配置,從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的整體發展需求。

1.3知識密集性。國家事業單位的發展和運作都直接受製於政府或政府部門,且都是一些由專業人才組成的獨立專業實體,利用各種科學技術手段為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層麵提供服務,因此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性是國家事業單位的鮮明特征,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社會的科學進步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事業單位經濟體製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體製和規模已經基本完善,但目前仍存在人力管理、布局不合理以及財務管理等方麵的問題。

2.1人力管理觀念較落後

人才是任何事業單位的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但很多事業單位對人力管理的觀念比較傳統、滯後,並沒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員工激勵政策,績效考核機製也並不完善,導致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高,經常出現政事不分以及事企不分等現象,嚴重製約了新時期下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發展要求。

2.2事業單位布局不合理

很多事業單位沒有重視自身的主觀條件,也沒有重視社會經濟的整體效益,導致很多工作職能在布局上出現重複交叉的現象,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浪費了勞動力的消耗,不利於事業單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