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企業文化再造是推動企業前進的源動力,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一般定義為企業全體成員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企業規範、企業生存氛圍的總和,涉及到企業戰略、人才、製度、規範、生產、營銷、等等諸多反麵。它的特點是非決策的、非經營的、非製度的、非管理的和非功利的,其目標主要指向企業員工的精神狀態,目的是要在企業員工內部營造一種和諧,積極的精神氛圍。企業文化的各項工作都集中指向這一核心,解決好這個核心問題,就會對企業的各方麵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體現企業文化的真實價值。
中國“入世”後,麵對全新的遊戲規則,企業如何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建設好自己的企業文化,以應對所麵臨的挑戰呢?
1,要狠抓全社會信用文化的觀念建設,以此構築企業信用體係的基礎。要讓更多的企業經營者、經理人認識到:重視企業商譽和企業信用,可以贏得更多的顧客,贏得他們更多的信賴和支持;企業講商譽、講信用,可以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商機,帶來更多的效益。
2,每個企業要從自身做起,積極參與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的活動。
3,要建立企業信用管理係統和企業的信用評價係統,這對於建設一個公平競爭和有效運行的市場秩序,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至關重要。
4,立足於以信用文化建設為基礎的企業文化建設,還必須通過加強法製,建立健全有權威的保護市場主體——消費者和經營者雙方權益的機構及監督、檢查、仲裁機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治市,才能有效約束企業的各種“反經濟信用行為”。
隻有通過加強以信用文化建設為基礎的企業文化建設,才可以使良好的信用、信譽和道德等社會文化因素稱為界定和調整企業與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並最終形成相應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製。企業文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和完善也必將對我國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產生積極深遠的作用。
五、小結
21世紀,企業的競爭己上升為企業核心能力的較量。企業可通過成功的人力資源開發,整合員工的知識和技能,依靠技術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依靠誠信贏得消費者的認同,依靠產品的品牌效應創造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已成為當今企業市場競爭成敗的關鍵,更是企業能否控製未來,掌握未來竟爭主動權的根本。
參考文獻:
[1],王勇,方誌達,《論企業核心競爭力中的企業文化與企業信用》,重慶建築大學學報2004年12月第26卷第6期
[2]童利忠、丁勝利,《企業核心競爭力新論--理論與案例》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6期
[3]40億份合同僅5成履約。報刊文摘,2002-02-24
[4]周華,《淺析企業核心競爭力》,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8期
[5]周紹朋,《企業管理與核心競爭力》2003(3);6-9
[6]錢琳伊,《從企業使命看企業獨特性的發展》,經營戰略。
[7]姚仲華,《企業核心競爭能力與顧客價值分析》,經濟問題,2001,(12)
[8]沈厚才,陶青,陳煜波,《供應鏈管理理論與方法》,《中國管理科學》2000年3月第8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