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2 / 3)

4、環境競爭力

從環境競爭力狀況看,中國列第40位,處於落後地位,說明中國企業在環境方麵存在著嚴重製約企業競爭力發展的問題。市場競爭是企業環境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排33位比整體環境上的競爭力排名提前了7位,說明了中國企業在市場競爭方麵的競爭力處於中等水平。

四、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一)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的原動力

創新包括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靈魂。在信息社會裏,企業隻有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在技術能力上領先,才能使企業獲得飛躍性發展。一般來說,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用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核心競爭力,使競爭對手很難模仿,有較強的特性,並形成進入壁壘。如美國的DVD解碼芯片,英特爾的CPU和微軟的視窗技術,都有著極具競爭力的核心技術。

產品是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企業說到底最終是靠賣產品為生的,好的產品才是成功的基石,也是製定企業戰略的起點。一是以市場為導向,多渠道融資傾斜投入,發展重點產品。以降低成本為目標,嚴格管理考核,提升現有產品;二是嚴格成本管理和考核,以降低產品成本,提升現有產品的競爭力。三是以技術投入為手段,引進與創新並舉,開發新產品。

企業創新機製使企業不斷追求創新的內在機製和相應的運行方式,能不斷地將知識、技術、物質轉化為用戶滿意的產品,有利於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提升。建立企業的創新動力機製,首先要進行企業製度創新,以市場為導向,自主地組織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其次,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搞好企業創新活動的重要因素,企業家是創新活動主要倡導者、決策者和組織者。再次,建立激發創新意識的人事製度、工資製度和鼓勵員工勇於創新的其他激勵製度。

(二)誠信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市場經濟是一種充滿自由競爭的經濟。競爭是公開的、激烈的、無情的,它反對無序,反對不擇手段反對不公平競爭。市場經濟還是一種十分注重信譽的經濟,它反對欺詐和言而無信。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誠實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守信則是市場經濟最直接的道德基礎。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守信則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不能健康發展。對於消費者來說、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獲得可靠的高質量的商品和優質的服務。行業間的競爭,最根本的是信譽和質量的競爭。對於保險業來說,誠信是保險業的生命線。保險經營的特殊性使得保險業成為最能夠體現誠信,也最依賴於誠信的行業。保險最大誠信原則運用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顧客心理安全需求等問題。從我國保險業經營的現狀來看,眾多現實讓人覺得保險誠信不容樂觀,如被保險人不如實告知或騙賠,保險人在經營與理賠方麵的不誠信等行為,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保險業健康發展。

(三)處理好“做大”與“做強”的辯證關係

企業核心競爭力發展之路有兩條:一是專業化發展路徑,二為多元化發展路徑。前者是指企業通過從事符合自身資源條件與能力的某一領域的生產經營業務,來謀求企業的不斷發展。後者是指企業從事多個產品或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業務,實現企業的不斷擴張。

尤其對於高集中度行業的企業而言更應把企業做強做大。企業在選擇產品線時應建立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之上,實施基於核心競爭力的相關多元化(同“心”多元化)。否則不以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基礎在本行業外開展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或者在多元化經營的同時喪失或沒有建立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注定是不會成功的。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泰國正大和韓國大宇。在處理專業化與多元化的關係時,企業應潛心主業,圍繞著主業經營逐步形成自己在經營管理、技術、產品、銷售、服務等方麵與同行業的差異。在發展自己與他人上述諸多方麵的差異中,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可以提高顧客滿意度的技術、方式和方法,使其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搞好主業的基礎上,再考慮進行相關多元化經營,發揮核心競爭力的溢出效應,實現良好的規模經濟效益和範圍經濟效益。通常,企業在某一領域中不具第一位的優勢,一般不輕言搞多元化發展。據《財富》雜誌的統計,世界500強企業中,單項產品銷售額占企業總銷售額比重95%以上的有140家,主導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70%~95%的有194家,相關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70%的有146家,而無關聯多元化的企業則很少。這就提醒我們,應當根據企業自身的優勢、劣勢和外部因素來製定正確的戰略定向。大凡成功企業的成長發展過程,無不是從專業化做起。細分市場,找空檔,繞過市場壁壘或技術壁壘,從市場最急需的產品入手,“做深、做透、做大、做好”,隻有東方亮了,才能西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