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良好的團隊精神是人性化管理的價值取向。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一種體現組織精神的組織文化,這種組織文化的價值趨向就是要培育一種良好的團隊精神。
(七)組織與組織成員的共同發展是人性化管理的目標。以往所有的管理理論的共同缺點是:隻重視組織的發展與組織目標,而把人看做一種手段。但是人性化管理把組織與組織成員的共同發展作為管理的目標,它所追求的是組織目標與組織成員目標的共同實現。
三.人性化管理的構建
企業的人性化管理是在充分認識人性的基礎上,按照人性的原則去管理,利用和發揚人性中有利的東西為管理和發展服務企業實施人性化管理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眼:
其一.製度與人性相結合。人性化管理更強調管理的藝術,而理性化管理更強調管理的科學性。人性化管理必須與理性化管理結合起來才是最要效的管理。人性化管理應當以合理的科學的製度為前提。製度是理性化的體現,而保持彈性與靈活是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所以管理者把握製度標尺的同時,要保持彈性,將人性與製度和諧統一起來。
其二.共性與個性相結合。實施人性化管理,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性統一,在個性基礎上的統一。要求一定程度上共性的統一並不是否定個性的需求,管理者在為共同目標求得共性統一的同時,注意照顧每個員工的個性,即不失“個體精神的自由衝動”又能為共同目標齊心協力。
其三.“社團式”管理。即將企業視為社團,而不是強製性的組織。大家因為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興趣愛好走到了一起;在這裏不重視級別的差異,更重視人性的滿足。淡化管理意識,不以強製為主要手段。尊重個人的差異,個人的需要。人人平等、輕鬆自在、重視溝通、尊重個人情感,大家為共同的目標而自覺努力。
其四.“生活化”工作。視工作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生活中,我們可以放鬆,可以歡樂,同樣工作中,我們也可以輕鬆愉快。現實中如果情感影響工作的話,往往是壓抑情感;而生活中則相反,所以也應該可以根據情感的需要調整工作。
企業的管理隻有以人為本,走人性化道路,尊重人的價值,做到以正確的目標引導人,以科學的流程管理人,以完善的機智激勵人;以戰略的眼光培養人的文化塑造人,最終建立起一個自我控製,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管理機製,激發員工創造力,增強企業凝聚裏,才能不斷的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攀.人性假設與人性化管理[J].理論觀察.2005,(4):42-44
[2]龔一萍.人性化管理的理論思辨與係統構建.企業經濟.2005,(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