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當前經濟形勢下農村商業銀行員工思想狀況的研究(2 / 2)

對社會倫理道德嚴重滑坡表示痛心。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催生了更多的人“一切向錢看”,扭曲的價值觀致使整個社會日益滑入道德淪喪的深淵。

(二)絕大部分幹部職工思想穩定,但奉獻意識有所淡化,庸俗思想有所滋長,在考慮自身實際利益問題上潛藏著不安和浮躁。

員工思想觀念受到衝擊。對庸俗思想習以為常。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一些職工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很大變化,更加注重追求物質利益,呈現出“務實化”、“利己化”的特征,奉獻意識逐漸淡化。一些員工對請客送禮認為是人之常情,習以為常,見多不怪,個別的還利用手中權力進行吃拿卡要。在工作中,有的員工不是比業績、比貢獻,而是比福利,比待遇,盲目進行“攀比”,產生一些不良思維方式。

對幸福指數感覺偏低。員工深感房價高,買房難,壓力大,同時還要麵對食品藥品安全危機,子女讀書就業難題等等,這些問題累積在一起,讓員工感到頭痛不已。一些老員工經常感歎,以前雖然收入不高,但是物價低,錢值錢,讀書看病花錢少,工作以後單位有宿舍,而且結婚後還分房。而如今讀書貴,看病貴,房子貴,就連天天吃的蔬菜瓜果豬牛肉等食品價格都輪番暴漲,而收入卻不見漲,從“蒜你狠”、“薑你軍”、“豆你玩”到如今的“翻番茄”等讓員工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大多數員工對消費持謹慎態度,即使有心消費,家庭各種支出不斷上漲也讓消費變得有心無力,員工普遍感覺幸福指數是越來越低。

(三)幹部職員普遍愛崗敬業,但吃苦精神有所減弱。

員工心中有一杆秤。一些員工提到,一些研究生、大學生剛畢業就坐機關,即使能力平平庸庸,隻要不出錯就能獲得職務的升遷,而基層的員工就算能力再出眾,經驗再豐富,幹一輩子也難得到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吃苦的動力何在?誰願意吃苦?員工覺得苦得不值,工作能應付過去,對得起那點工資就可以,不願意承擔過多壓力。

對傷痛纏身心存顧慮。基層員工幾乎個個有腰椎腰肌勞損,還有部分員工不得不堅持帶病在基層工作。有的員工在一個崗位一幹就是十幾年,從年輕小夥幹到老中年,崗還是那個崗,職務也沒有什麼變化,卻落個滿身傷痛。在更加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今日,很多職工對傷痛纏身實在是心有餘悸。

對工作壓力帶來的影響。一是來自於風險控製的治理壓力。二是來自於客戶投訴的精神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