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當前經濟形勢下農村商業銀行員工思想狀況的研究
政工天地
作者:韓強
在當今社會新形勢下,職員觀念已有所轉變,並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當前金融改革發展的需要。從調查中看出,職員的思想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也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亟需在工作中進行引導和教育,因此,隻有正視和重視基層職員的這些思想問題的存在,重點從機製上入手尋找解決的辦法和途徑,滿足基層職員的合理需求,穩定基層職員隊伍,才能有效調動和發揮基層職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履行好崗位各項職責,切實推動農商行的健康發展。
一、農商行員工思想現狀
農商行員工思想狀況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思想傾向:部分員工理想信念比較淡薄,主人翁意識不強。在價值取向上“愛崗、敬業、拚搏、發展”的無私奉獻精神淡化,物質利益觀念增強、重經濟輕政治、重物質輕精神、追求利益、講求實惠觀念比較突出。思想觀念陳舊,“旱澇保收”思想仍然存在,競爭就業、擇業的風險意識不強,依賴觀念較重。出現以上心態和思想情緒,是因為隨著金融行業運行機製改革,帶來了員工深層次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變化,由此產生了各種心態。
1、隨著農商行機製改革和深入,員工的經濟頭腦日益趨於靈活,而在關心政治上卻趨於淡化。單位講效益,個人講賺錢,人人談生存,已是社會上普遍現象。在這種背景下,一些職工隻追求個人利益,缺乏政治熱情,認為義務奉獻是“傻瓜行為”,“向錢看”是務實,在工作上個別人存在斤斤計較,加班也要討價還價,有一技之長者更是以此做為索取報酬的籌碼。隨著自主意識的增強,思維方式趨於多元化,傳統的思想教育工作難以奏效。
2、員工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與日俱增。調查顯示,隨著我行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部分員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和精神壓力。也有部分一線員工不願意吃苦以各種理由要求給予照顧。還有一些工作在基層的員工,為了使自己的子女上學、就業方麵創造條件,要求改變居住環境,由此產生了心理不平衡給單位的管理帶來許多不便。盡管如此,單位還是力所能及地為他們團體之間融解終因力不從心而難以奏效,這就給單位工作的展開增加了難度。
3、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顯得軟弱。過去開展工作,通過思想政治工作說服教育往往可以化解職工心中的各種矛盾。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難以滿足人們正常心理的需求,缺乏創新的傳統說服教育使人們感到“膩味”,很難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形勢。
二、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及分析
(一)員工普遍政治信念堅定,但政治意識有所淡化,理想信念有所動搖,對深化改革中出現的某些現象深感困惑。
市場經濟利益驅動的影響。近年來,受市場經濟和社會變革影響,一些員工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變化,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員工看到社會道德水平滑坡、不正之風蔓延等現象,深為國家前景擔憂和困惑。對深化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深感困惑。“官二代”、“富二代”炫富事件層出不窮,改革成果的分配不公催生出許多如仇富、仇官之類的非理性情緒,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了職工對社會的看法。絕大部分職工對“官二代”、“富二代”的“驕奢橫逸”十分反感。有的認為,改革的初衷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再帶動其他人實現共同富裕,然而有的為富不仁,先富並沒有帶動後富,尤其是社會商業賄賂和腐敗之風的影響,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員工心理更是不順,理想信念受到嚴重衝擊,有的員工認為改革成果和資源分配還不盡合理的地方,社會競爭機製也缺乏公平。一些員工還提到身邊的事,如孩子就業、房價上漲、物價高、工資收入低問題等等,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工作情緒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