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黨建工作推動企業發展之我見(2 / 2)

2.堅持以保持黨員的先進性為目的,加強對黨員教育、管理和監督,切實做好黨員的組織管理工作。當前,國有企業麵臨新的挑戰,給黨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考驗和要求。一是人才市場化。當前,社會經濟市場化對人才的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人員從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從封閉到開放已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二是薪酬崗位化。在企業改革發展中薪酬分配關係到職工的切身利益和積極性的發揮。建立健全激勵創新機製,提高關鍵崗位、技術崗位、重要人才崗位的收入水平來留住人才勢在必行。在當前信息化時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高科技技術產品與操作技術水平日新月異,科技更新要求技術升級是薪酬分配和企業發展實際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也是社會發展與科技發展帶來的具體要求和現實意義。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企業管理要適應與外界的交流和溝通,實現信息內外部共享的有效利用,是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必備條件。新形勢下,加強組織製度建設創新,促動黨員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提高黨員幹部綜合素質,增強黨性,使黨員幹部在日常工作中緊緊圍繞企業經濟、經營管理,發揮聰明才智、創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創新激勵機製,為黨員幹部提供發展平台,從思想上鼓勵和激發黨員幹部發揮黨員先進性,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積極組織、帶動和鼓勵職工群眾投身到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大局中來,讓職工親身感受和體驗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價值觀的體現和成就感,增加企業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其在思想上與企業同命運、共繁榮,識大體、顧大局,養成良好的憂患意識。

三、加強作風建設,弘揚黨的優良傳統

組織的作風建設是指切實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使廣大黨員在思想、政治、組織、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麵一貫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麵貌和進取風氣。我們黨走過了90年的光輝曆程中,形成並堅持了許多體現黨的先進性和時代感的優良傳統。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認真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成果。同密切聯係群眾這個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深入到生產一線,車間班組,了解情況、了解群眾困難,解決困難。堅定不移地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穿到每個工作任務中去。想職工所想,把職工群眾最關心的事、關係到群眾切身利益的事解決好、處理好,為職工解除後顧之憂,為企業職工群眾謀取福利。同損害人民利益、企業利益的行為作鬥爭。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虛心學習、不懈追求、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繼續堅持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弘揚儉樸、節約,堅決抵製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的醜陋現象和生活方式。堅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達到新的團結”的優良傳統和崇高精神、經受住考驗,樹立“我與企業共存亡,我與企業共發展”的崇高品質,同心同德共為企業謀發展。

四、加強製度建設,創新工作機製,促進企業發展。

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創新黨建形式載體。一方麵充分利用、挖掘和發揮原有的載體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麵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礦黨委活動要求和廠黨總支活動安排,認真開展“四強”“四優”黨支部工作,堅持“三會一課”製度、堅持黨員思想彙報、黨員評議製度,強調並重視集中學習,給黨員下達相應的學習任務、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並通過“現代網絡教育”等載體,以提高黨員幹部的專業素質、文化素質和服務能力,達到實際效果,充分發揮黨員先進性和“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作用,帶動身邊職工群眾一起,積極參與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提高和增強廣大黨員幹部和職工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和奉獻精神,進一步提高和增強職工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有效地促進企業的長足發展。

加強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黨建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我們必須注重改進和創新,完善機製。不斷提高黨員幹部和職工群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致力於提高黨員幹部和職工群眾的綜合素質,更好地為企業服務,以推動企業的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