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企業誠信文化的重要性(1 / 2)

試論企業誠信文化的重要性

企業文化

作者:楊玉鳳

一、企業誠信的文化特征

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誠信是實現價值觀的內核,是企業文化的助推器。誠信既是規則要求,也是文化表現。成熟的市場經濟,企業之間主要是品牌及服務的競爭,說到底也就是誠信的競爭,因此可以說,誠信就是資本價值中的核心競爭力,它決定了資本價值的增值能力和獲取利潤的能力。市場經濟愈發達愈要求誠實守信,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誠信社會的重要標誌。誠信在我國古代早就有過許多論述,如“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等。又如現在常說的“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人無信不立,政無信不威,商無信不富”。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誠信隻有文化背景不同,但秩序規則都是一致的。

二、企業誠信在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

1、企業誠信是企業生存發展和提高競爭力之基石

誠信是企業生存之根。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存在的表現形式就是企業與環境不停地進行產品、資本、信息等交換活動。這些活動能否成功有效,其根本前提就在於企業的誠信度。如果一個企業言而無信,那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就成了沙灘上的樓閣,遲早會坍塌。

誠信是企業的競爭之本。在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經濟已經進行了數百年,已經進入了誠信經濟時代,社會對企業的誠信度要求較高,並且建立了較完善的社會誠信體係,形成了比較發達的誠信文化,講究誠信蔚然成風,誠信作為一種商品,成為個人和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通行證,講誠信成為個人的自覺行為。企業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其根本的出路就是提高其競爭力。從長遠來看,決定企業競爭力最根本的基礎是誠信。企業有了誠信,就可以給人以信任感、親近感,從而贏得顧客,贏得市場,贏得信譽,進而提升其競爭力。

誠信是企業的社會宣言。世貿組織美國認證協會主席米羅·葛洛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人們對於中國的印象,首先是其企業產品的質量,其次是政府的誠信,然後是一個良好的法律保障體係,綜合起來的誠信是我們做出判斷的窗口。”加入WTO,世界優秀企業將無情的衝擊國內市場,增加企業間競爭的激烈程度,在外資企業優良的產品質量、良好的企業誠信、優異的產品服務麵前,如果再不建立誠信企業,我們的企業將無生存之地,再不培養個人誠信,我們將有衣食之憂。上世紀80年代,我國許多家庭最羨慕能擁有一兩件日本家用電器,這說明日本產品質量、家電品牌文化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有一定的認同效應。進入90年代,隨著我國民族工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企業的產品和技術含量大幅度提高,像海爾、長虹等一批知名品牌開始贏得消費者的信賴,人們已不再以買日本家電為首選,往往更注重國產的信譽。現在有一種說法,“買進口不如買國產,買國產不如買誠信”,可見誠信生產、誠信服務已經成為消費者十分看重的條件。

2、企業誠信建設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保證

誠信是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等價交易存在的基礎。人們在市場經濟中從事商品交換需要遵循價值、規律和等價交換原則,而在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如何對商品的價值量進行保證呢?一方麵要依賴於交易雙方的信用,另一方麵還需要強有力的製度保證。因此可以說,市場經濟就是建立在誠信和法製基礎上的商品經濟。但由於法製要想取得預期效果,仍然建立在社會個體信用的基礎上。如果社會個體喪失了誠信,那麼無論是法律製度還是道德輿論都不能夠對其行為形成約束,更不用說要求其遵循公平的等價交換原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