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在企業發展中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1 / 2)

試論在企業發展中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

作者:丁玉海

在深化改革攻堅時期,如果用企業文化對員工進行管理,會極大地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裏,企業上下層之間的溝通是絕對順暢的。由於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共同認可的價值觀,企業文化一種無形的財富,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潛在的生產力。

一、企業文化會極大地增強企業的生產力。做到企業和企業文化的互補,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核心競爭力精神法寶,吉林森工集團經過多年的探索發現,企業的競爭力可分為:產品的創新是企業的表層競爭力;經營管理的創新是企業支持平台的競爭力;企業文化的創新是企業核心的競爭力。以上結論中可以看出,企業文化對增強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體現為六大功能:1、員工的凝聚力;2、員工的創新激勵力;3、員工的向心導向力;4、員工的行為約束力;5、企業知名的渲染力;6企業和諧發展的氛圍。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綜合能力,可以形成企業在發展中上、下層和諧、內外一致的合力,是發展企業生產力的推動器。

二、企業文化促使企業可持續發展。物質資源總有一天會枯竭,而企業文化卻是生生不息的,它是企業可持續成長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常青不衰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他們都有其獨特的企業文化,都有一套堅持不懈的核心價值觀。企業文化的本質體現在其核心價值觀上,企業成長的可持續性關鍵是它追求的核心價值觀要被接班人確認,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這樣就能使核心價值觀在適應技術與社會環境變化的前提下得以繼承和延續。近年來,眾多企業所提倡的第二次創業,其目標實際上就是可持續成長。第二次創業的主要特點是要淡化企業家的個人色彩,強化職業化管理,把人格魅力、個人推動力變成一種氛圍,形成合力,以推動和引導企業的快速發展。雖說沒有好的企業文化的企業也可以成長,但沒有好的企業文化的企業卻難以實現可持續成長。沒有企業文化企業就好像沒有靈魂,沒有企業遠航的指南針,因而無法獲得引領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目標。企業文化不一定能決定企業短期贏利不贏利的問題,但企業文化能決定企業成長持續不持續的問題。例如,吉林森工企業能不斷長大,成為我國馳名企業,成為常青企業,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有著密切關係。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好的企業文化,它就會失去持續發展的動力,最終走進失敗的深淵。國內有好多小企業不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在短期內,由於一些原因,企業經營狀況可能會好一些。但是,這種狀況不會持久,這些企業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由於沒有企業文化的引導,企業就像失去靈魂一樣,如一盤散沙,最後在競爭中被淘汰。

三、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之根。知識經濟時代必須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怎樣科學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讓它成為企業發展的基石,可分為四步:1、精神文化的提煉。優秀的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體係的核心,企業隻有根據自己的特點,提煉出本企業的優秀理念,然後才能從核心上體現出企業的個性。例如,諾基亞公司的理念“科技以人為本”,反映出如何在高科技的產品中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所以,諾基亞手機非常注重人性化。飛利浦公司的理念“讓我們做得更好”,非常普通的一句話,但是經過飛利浦公司的提煉和傳播,成為他們的專用理念,追求永無止境。海爾集團的理念叫做“真誠到永遠”,體現出海爾真誠地對待消費者,追求創新的崇高境界。2、行為文化的倡導。企業文化建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就是要落實到行動之中。我們常說,看一個人,不僅要聽其言,而更要觀其行。社會公眾對一個企業的認識也是如此。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家要積極倡導優秀的行為文化,並且身體力行。行為文化的倡導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企業要有全新的管理行為,在自己的管理行為中處處體現出本企業的文化特點,體現出企業的文化品位;二是員工要有全新的工作行為,要用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行為,來具體實踐企業的文化,使社會公眾通過企業員工的行為,更好地認識該企業的文化內涵。3、製度文化的創新。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文化的建設一定要有製度保證,而在這種製度保證中要做到製度文化的創新。企業要根據自己的理念,不斷推出適應新的競爭形勢的管理製度,例如,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學習型組織的創建;能者上庸者下用人製度;以心換薪和以績定薪的酬勞製度等等。在這種製度文化的創新中,要考慮是否適合本企業文化,是否能對提升本企業的文化發揮作用,用優秀的製度來保證文化建設的實施。 4、物質文化的構件。企業的物質形態,往往也反映出一個企業的文化特點。這種物質形態表現在整潔的廠容廠貌、現代化的工作設施和環境、具有先進理念的辦公環境等等,在企業的“硬件”中反映出企業的文化追求,使員工處於良好的文化氛圍之中。為什麼中國許多“明星”企業很快成為“流星”企業?為什麼企業高層與中基層難以達成共識並存在溝通障礙?為什麼企業在組織變革與流程再造過程中員工感到迷惘、遲疑?就是因為那些企業沒有對企業文化給予足夠重視,沒有建設屬於自己企業的優秀的企業文化。他們在短短的幾年內,可能效益還不錯,但是,最終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劣勢而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