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田金洲:用中國式方法解決世界性難題(1 / 3)

田金洲:用中國式方法解決世界性難題

名醫名院

作者:李曉文

田金洲的辦公室位於北京東直門醫院病房樓的二層,不大的房間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裝修,甚至有些簡陋,隻有辦公桌上堆放著的大量資料顯示了辦公室主人專家學者的身份。作為我國中醫藥界第一位長江學者,老年癡呆症的診斷、治療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第一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的帶頭人,田金洲每天就是在這裏學習、工作、思考,製定團隊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近在身邊卻被忽略的世界性難解疾病

和田金洲聊天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他坦誠、率性,充滿智慧和正能量,他並沒有一上來就滿口的專業術語,而是分享了一條不久前在電視上播放的關愛老人的公益廣告——退休後的老人記憶力嚴重的衰退,忘記了剛才做過的事,忘記了家門在哪,甚至已經認不出回家來看他的兒子。兩個人在餐館裏吃飯,什麼都不記得的老人最後卻還知道偷偷藏起剩下的幾個餃子,因為這是兒子從小就最愛吃的。父愛如山,情節催人淚下,這種類似的情景幾乎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時有遇到,因而喚起了無數人的共鳴。但是田金洲從專業的醫療工作者角度指出,廣告中的父親記憶退化、性情改變並不完全是年齡大了所致,而是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AD),也就是俗稱的老年性癡呆。

就像廣告片中描述的那樣,這種腦部疾病,會造成腦部神經細胞逐漸喪失功能。由於腦部神經細胞負責學習、記憶及行動,造成病人逐漸降低心智功能,最後影響到日常的生活。這種病臨床症狀有幾個特征,例如記憶力喪失,缺乏方向感、易走失,失語及失用,思考能力及判斷能力喪失,進而與人溝通有問題,無法處理日常生活,有的會有攻擊性行為、躁動不安、多話、多吃等。隨著時間越長,阿爾茨海默病人最終甚至連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都會喪失,如刷牙、穿衣及洗澡等。

田金洲深切體會到患者以及家屬的痛苦,因為與廣告片中類似的劇情就發生在他的身上。在研究生求學期間,母親由於中風而導致記憶力受損,有時忘記回家的路,卻在內心深處保留著對兒子的牽掛。孝心赤誠的田金洲為了救治母親,毅然從呼吸熱病科的學習轉為對神經病學的研究。醫者父母心,也為了天下的父母。田金洲從事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經變性病防治研究已30年,海外留學8年後又歸國,他是第一個把我國老年癡呆症的診斷和治療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學者,組建了教育部唯一以阿爾茨海默病命名的長江學者創新團隊,並且他的成果在2005年的華盛頓老年癡呆國際預防會議上,從全世界範圍內提交的3700篇論文中脫穎而出,成為那次會議由科學委員會評選出的給阿爾茨海默病帶來創新的5種新療法之一。

田金洲非常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患者的痛苦以及給患者家庭帶來的負擔,但是令他有些無奈的是,目前國人對於癡呆症的認知還比較低,不像高血壓、心髒病等廣受關注。人們以為人上了年紀,記憶力衰退,性情改變都是很正常的事,而不引起重視。現在隨著中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癡呆症已嚴重威脅著國人健康和家庭和諧。但是因為對此類疾病認識的缺失,致使很多患者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解決世界性難題的中國密鑰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老年癡呆原因之一,其次是血管性癡呆,多與中風有關。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此病的發病率呈逐年顯著上升趨勢。據201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2億老年人,按照7.8%的發病率計算,癡呆患者有1600萬,其中阿爾茨海默病約占75%,也就是1100萬。這還是一個保守估算的數據,因為目前這種疾病在國內的辨識度還很低,很多患者並不知道自己得了阿爾茨海默病,這種疾病在中國的漏診率竟然高達驚人的93%!

這真是令人震撼的一組數據!據預測,未來30年我國將是世界上老年癡呆人數最多且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全球每4個老年癡呆患者中就有一個中國人,在中國每4秒就新增一位這種病例的患者,這個頻率已經超過了人口的出生速度。到2040年,患者人數將以336%的比例增長,總數將等於發達國家老年癡呆人數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