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和談了(3 / 3)

蓮春聰明透頂,連忙*跪下謝恩:“謝皇上恩典。”

“朕也就那麼一說,你謝什麼恩?”聽得外麵有人說話,鹹豐問,“是肅順嗎?小事就不要說,大事軍機處議。”

肅順說:“皇上,恭親王奏,英法賠款各增加到800萬兩,俄國大使願從中調停,恭親王怕俄國有所要求,特請旨。”

鹹豐不耐煩的說:“實在無可轉緩,就應了英法兩夷。俄國既然調停,好處當然要給些的。不要再羅索,讓恭親王酌情辦理。”

“還有,各地勤王的大軍,該如何行止,也請皇上示下。”

“這都議和了,就不必進京了,讓他們哪來回哪去,各守駐地。”鹹豐說了這幾句話,轉移了注意力,對蓮春不再那麼性急,披上衣服說,“還有,曾國藩奏請設淮揚水師,朕也準了。有個水師營的什麼人,曾國藩奏請簡任淮揚鎮總兵,也準了。”

肅順說:“水師營參將黃翼升,實授淮揚鎮總兵,奴才記下了。曾國藩還奏,道員李鴻章簡任兩淮鹽運使,前往淮揚創辦水師,奴才請旨,是否也準了?”

鹹豐有些生氣,帶著不耐煩說:“肅六你狗腦子嗎?兩淮鹽運使,那是江南的一個錢袋子,如今江南被長毛荼毒一遍,這最後的錢袋子,怎麼能交給湘軍?將來再建江南大營,讓我八旗綠營的將士們喝西北風去?”

“嗻,奴才領旨。”肅順被罵,但心裏更高興,說明皇上不拿他當外人,知趣的退出煙波致爽殿。

既然上諭已準賠款數額,其他都好商量。幾經反複,中英、中法條約內容總算定了下來,不過額爾金提出,必須在禮部衙門簽約。

僧格林沁率三百人的清軍將禮部衙門附近仔細搜查一遍,然後在大門內外站班。

恭親王坐著大轎來到,下轎後對僧格林沁說:“為了表示我們的誠意,你將人馬撤到安定門外。隻是外國公使等人員的安保也不可大意。”

僧格林沁:“王爺請放心,我已選了幾百精兵便裝布置妥當。”

僧格林沁隻留十幾名清兵站班,率其他人員退走。

巴夏禮率幾百名聯軍列隊來到禮部大堂,對大堂內外進行了一番認真的搜索,然後分布在大堂內外。

巴夏禮傲慢的對恭親王說:“王爺大人,你的人馬可以撤走,大堂內外由我們警戒。”

軍樂聲起,額爾金在軍樂聲中乘八抬大轎到達。抬轎的全是廣東潮勇,恭恭敬敬打起轎簾,做個請的姿勢。

恭親王走上前去,迎接剛剛下轎、身著華麗禮服的額爾金勳爵,然而,額爾金竟然佯裝沒看見,徑自走向簽約大廳。恭親王心裏不高興,但又無可奈何。

1861年10月24、25日,中英、中法先後在北京交換《天津條約》,並簽定《續增條約》(即《北京條約》),規定增開天津為商埠;準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賠償英法兩國各軍費八百萬兩;割讓九龍司一區給英國;賠還法國天主教產業。

簽約結束走出禮部大堂,額爾金突然哇哇啦啦下了一通命令。

附近的英軍士兵突然列成兩隊,一排單腿跪地,一排居後直立,都端起*閃閃的*,做出射擊的姿勢。槍口正對準走出大堂的恭親王等中方人員。

恭親王驚諤地張大了嘴巴。

一名翻譯跑到恭親王身邊說:“王爺大人,額爾金勳爵命令士兵給您做射擊表演,請您躲一躲。”

十幾名英軍士兵跑到二十餘丈外,掛起一排木靶。

額爾金一聲令下,前排士兵的槍幾乎同時響起,遠處的木靶紛紛應聲落地。

額爾金又一聲令下,後排士兵的槍同時響起,另一排木靶也應地落地。

額爾金微笑著說:“王爺閣下,我在戰場上見識了你們士兵的武器,實在差的太遠了。這二十幾條槍,我作為禮物贈送給您。”

恭親王說:“禮物是不錯,不過我的人不會用,還是算了吧。”

“那沒什麼,我派人教給他們。”額爾金十分誠懇的說,“王爺,如今兩國和約已定,中英又成為真誠的朋友。本勳爵已經接到敝國正式通知,作為清國的朋友,英國願意向清國提供一切幫助,比如,大英帝國可以向貴國提供最先進的槍炮,幫助你們平定南方的叛亂。”

如果清軍能配備洋人的槍炮,那戰鬥力肯定會大增。恭親王回答說:“本王感謝貴國的好意,不過還要向皇上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