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一中篇小說《另一半愛情給故鄉》風格鑒賞
飛天論壇
作者:李安全
巴一的中篇小說《另一半愛情給故鄉》(發表於《飛天》2010年第12期),是一部具有憂鬱色彩的史詩品格的厚重之作。
按照經典的小說理念,真正優秀的小說必須是要刻畫出栩栩如生、性格鮮明的典型形象的。《另一半愛情給故鄉》是以巴毅為核心,塑造並刻畫出了眾多的人物形象,以一種宏大的敘述著力表現21世紀初的中國鄉鎮社會中芸芸眾生的生活和世俗風景。
僅從小說所刻畫的主人公巴毅來看,他雖不是一個偉大的英雄,但卻是一個可以稱得上中國改革開放時期青年創業者的代表。在椿城市趙廟鎮,有一個村子叫巴樓村。巴毅就出生在這個村莊。初中、高中都是在趙廟鎮上讀書。21歲到省城讀大學,才離開了這個集鎮。大學畢業後,又被分配到了這個鎮上的司法所,後調到市司法局。1989年,巴毅離開了趙廟鎮到重慶闖蕩。通過二十多年的奮鬥,巴毅成了藥業大亨,成為全國青聯委員、重慶市政協委員。還先後被評為“重慶市十大傑出青年”,“重慶市民營經濟十大風雲人物”,“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成為了頭頂一係列光環的成功人士。
特別值得肯定的是,小說中所刻畫的巴毅並不是一個平麵化的人物,也不是一個“高大全”的青年政治家,而是一個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典型形象。他有著不平凡的經曆,也有著不幸,因為少年時家境貧寒,他的祖母無錢醫治而死,“握著祖母冰涼的雙手,望著她已合上的凹陷的眼睛和幹癟的嘴唇,他痛不欲生”。他有著正直的品格,為了給鄉裏百姓伸張正義,他敢於和鄉長針鋒相對,還陪伴鄉裏百姓走上了漫漫上訪路。他有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從故鄉來到重慶,落到了連麵包也吃不上的地步。但是,他振奮精神,從不言棄,最終成功。他有“富貴不忘桑梓地”的家鄉情懷,他投資故鄉趙廟鎮,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回報。他有現代企業家的濟世情懷,他的身上還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對王朝鳳的兒子的資助,絕對不是為了回報。他有現代民族企業家的睿智和氣度,盡管副總王體中、趙玉峰和巴豔紅等人真誠奉勸他不要回故鄉去投資,但是,他卻義無反顧。他有多愁善感的心,他總是那麼深情地回憶著那些已經過去的風風雨雨,而且對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心懷感激。他還有文學家的多愁善感和悲憫。他除了經營企業,還要寫小說,對文學有著赤子般的忠誠……就是這樣一個巴毅,已經是在精神上遠遠地超越了“吳蓀甫”們了。在他的身上,閃耀著中國當代企業家智慧的、人性的、道德的光輝。
更重要的是,小說圍繞巴毅回鄉開發這一主線來展開,輔之以巴毅奮鬥史的副線,同時采取輻射式的結構,寫了很多人物,關涉到中國當代鄉村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行業。
僅就巴氏家族而言,有名有姓的主要有巴姓兩代,巴毅及妻子王慧渝、巴毅的弟弟巴銀及妻子張敏、堂弟巴琪、表弟賈俊峰等是一代,巴毅的侄子巴衝則是第二代的代表。小說中還寫到了巴毅的叔輩巴雲信巴雲光,青年律師巴乘雲。
此外,最多的是政界人士,其中椿城市市級領導主要有:劉書記和王市長、政府辦公室主任陸鳳傑和夏金瑞、市糧食局局長王建、市司法局局長趙玉標、原司法局副局長鮑紹平、姚副市長、國有資產局於局長等相關領導,市公安局刑警大隊隊長範吉祥以及椿城市公檢法司的有關負責人等。區級領導主要有區長王秉香等。鄉鎮級領導主要有趙廟鎮的朱鎮長、趙廟鄉鄉長副鄉長、鎮派出所李指導員、鎮司法員趙老緊、曾在趙廟鎮做過教辦室主任的謝俊峰、鎮信用社主任蔣鳳平等。還有村幹部趙俊德、趙敬兵、巴雲信、巴雲光及巴毅的同學李小梅、葉芝靈、孫美蓮、張麗影、王素霞、汪茂名、吳子健等。
巴毅的商界朋友主要有趙玉峰、王體中、程大光、王宣良、徐金鵬等。
文藝界的朋友主要有椿城市電視台台長楊彥斌、副台長尚甘雨、廣播電台台長王傑、市文聯主席孫高等。還有巴毅的老師們。
鄉鎮上的“芸芸眾生”,最重要的是巴毅的“初戀情人”王朝鳳,還有飯店老板“瞎老一”、前蔣莊養“腳豬”的蔣養合,村民蔣廷凱、蔣俊禮、劉長山、蔣俊功,鎮政府食堂師傅劉光頭,還有開飯店的吳理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賈婁峰,胖嫂,大萬等等。